联系我们 技术实力 项目应用 实际案例 新闻动态 现代住宅常识 返回首页
 
 
 
房地产开发成本构成
多造“生态型”住宅小区
中国住宅向“节能省地”发展 缓解能源压力
萨斯的启发——住宅与社会和谐问题
中小城市商业(地产)的四大特点和趋势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安居乐业谈何易
生态型住宅的几大特征
生态高技建筑的独特性
生态住宅设计中的技术
生态住宅的一大特点是健康
水资源的节省以及废弃物处理策略
什么是绿色住宅及其基本要求
  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健康住宅,太阳能,生态环保,可再生能源,风能,墙体,专利,发明成果,发明创新,产品创新服务,产品改造,产品开发战略咨询


我国生态建筑、生态示范区的现状

(Ⅰ)新能源利用    

  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对生态建筑和生态示范区重要性认识和对全球以及本国环境问题的认识,我国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如没有对环境问题的深刻认识,根本谈不上对生态建筑的研究和探索。真正对环境问题进行科学的认识并予以足够的重视不过是改革开放以后近二三十年的事。我国对生态建筑的研究与实践,至少比发达国家晚了10~20年。早在1972年联合国就在斯德哥尔摩召开过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说环境问题是发达国家的事,我们面临的是发展问题。我国代表团的发言除了谈及政治问题外,观点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差不多。这次会议对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几乎没有能提出切实措施,只是就环境污染谈环境污染,没能让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因此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出路。1972年的会议只是暴露了环境问题,没能找出问题的根源和责任,因而也就不能解决问题。可是20年后1992年同样由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给予充分的重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致认识到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威胁以及问题的紧迫性,联合国第一次这样多的国家--183个国家,坐到一起来讨论如何解决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不仅扩展了对环境问题认识范围和深度,而且把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到一起,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托关系,是人类认识上的一次大飞跃。世界上纷繁的环境问题,除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灾害外,可以说全部来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只有正确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求得问题的解决。找到环境的根源,也就是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quot;可持续发展战略"写进了所有会议文件,这就意味着走经济、社会性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是人类的正确选择,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这次会议首先找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责任,因为责任不明就互相推诿,难以真正解决问题。主要责任直接或间接来自发在国家,这是历史事实。发达国家承认了这一事实。在环发大会上通过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21世纪议程》中都明确规定了筹集环境基金的渠道和数额,明确工业发达国家每年拿出占国民经济0.7%的资金,即125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环境治理。发达国家原则上接受这一规定。发展中国家并非是被恩赐者,根据联合国计算,为了和保护环境,发展中国家每年需要6000亿美元的资金。扣除发达国家提供的1250亿美元80%的费用要发展中国家自己筹集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环境问题是对发展与环境问题处置不当造成的。而且还呈发展上升趋势。通过先后两次会议的比较,说明国际社会及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在70到90年代这二十年间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有根本的飞跃。国家领导人的认识对于国家的治理、方针政策的制定及发展战略的抉择起决定性作用。  

1. 新能源利用   

  我国自70年代中粉碎四人帮、拔乱反正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号召并领导全党、全国人民把精力集中在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明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全国人民意气风发、解放思想,沿着党中央三中全会制定的政治路线前进,各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逐步得到恢复,并跟踪国际科学动态,结合国情,奋起直追,稳步前进。"生态建筑"这个词当时还属外语,在国内并未普及,节能倒是深入人心。根据我们记忆,我这个领域的起步是从70年代末抓农村的沼气利用起步的。接着,80年代初便开始了太阳能热水器和被动式太阳能取暖的农村太阳房试验。由此太阳能热水器很快地发展成为一个产业,技术逐步成熟,不仅用于农村,也用于城市住宅。随着太阳能利用的推广,节能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研究也开展起来。与此同时,80年代初生态农业和生态林业的试点工作也迅速铺开。经短短10年左右的时间,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得到了迅速的进展,下面将这三方面情况作一扼要回顾。  

1)沼气利用       

  沼气是解决农村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的农村主要使用石油、石油液化和电力,是所谓"石油农业"。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占世界人口的1/3,有15亿人使用柴草、秸秆、粪便来作为生活的取暖燃料。根据联合国统计,当时燃料在世界木材消费量48亿立方米中占63%,发展中国家的木材消费量中82%是用作燃料。可见真正的能源危机是在农村,是在第三世界中,是在广大的、比较贫困的人民中。因此邓小平同志提出:沼气利用是个战略问题,是个世界性问题。当时全国1亿7千万农户中严重缺烧户占47.7%,即约8千万户全年缺烧3~6个月。农村大约全年要烧掉4亿多吨秸杆,折合为2亿2千万吨标准煤,还有几千万立方米的木材和大量的性畜粪便。这些生物能直接燃烧转换率是很低的。秸杆的转化率只10%、粪便18%、薪柴15%。而沼气的热效率可达到60%。烧秸杆把大量的养分都烧掉了,只用了热能,这是很大的浪费。农村的生活用能主要靠秸杆,这是引发生态环境恶化、森林破坏,草原退化、土地有机质减少、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当时我国每人年耗能只有0.6吨标煤。国外现代人最低标准是1.6吨,而我国农村平均只有0.4吨。当时农村用能数量大,全由国家供应,要5亿吨煤,而全国当时才生产6亿多吨。因此要采用多种途径来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新能源有七种,即沼气、太阳能、薪炭林、小水电、地热、风能、潮汐能。我国幅员辽阔,各省自然资源条件各不相同,但从具有一定普遍性且能大量、有效地应用来说,一是沼气、一个是薪炭林,还有就是小水电。全国有三百多个县主要是靠小水电、但小水电受地域限制,季节性也较强;太阳能间断性还有一个贮能问题;风能也是有间为性、地区性,风能太大太小都不好,投资也经较多;潮汐能只是局部地区可搞;地热全国二、三千个点,地区性强,打深井也比较贵,怕以从普遍意义上讲,生物能中沼气和薪炭林更具有普遍意义。发展沼气比较适合我国国情,是更普遍、更有效地解决我国农村能源的途径。首先我国南方16个省,10度以上的平均温度都在八个月以上,搞得好的终年都可使用;第二,我国的沼气原料资源很丰富,家家户户有厕所,多数农户都养猪,有的不养牛,羊,兔秸杆和青草原农村,几乎到处都有;第三,农村主要施用有机肥,秸杆有于沼气池可节约燃料,又可增加肥料,还有益于清洁卫生;第四,沼气池在经济上、材料上都是可行的,10立方米的沼气,半吨水泥就可解决。解决农村能源的方针是因地制宜、多种途径、互为补充、小型为主,讲求实效、综合利用。中央如此重视沼气建设,是从全国、全局考虑的结果。它对国家、集体、个人来说都是最大的节约。   

  国务院、国家科委、国家农委及农业部的领导同志都出席了1981年5月召开的"全国沼气工作"会议。当时全国已有656万个沼气地,其中1979~1980年全国新建沼气池143万个,成功率一般在95%以上,有的地方达到100%,如湖北省沔阳县1980年新建成池4739个,成功率就达100%。各地培训了大量的技术人员。搞沼气建设也走过一些弯路,主要是"左"的影响,按主观的行政命令,搞群众运动的方式一哄而上,只提出沼气"化"的口号,不按科学规律办事,不认真讲究质量。四川沼气池的数量是全国之冠,但有半数的沼气池没有投入使用,反而败坏了沼气的名声,后来总结了经验教训又重新建。1980年全省新建20万个,绝大部分达到一次成功。看来什么事大轰大嗡,一下子就上,没有在技术上、干部 做好准备,农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科学技术知识缺乏,这是注定的要失败的。历史教训应当汲取。当前在开发大西北退耕还林的做法要切实避免这种倾向,但据说也已发生类似的情况。不尊重科学规律不可避免会自食其果。目前中国南方农村,除了已经富起来的或在大城市近郊的农村,还是坚持用沼气,当然设备、设施比起初期推广时期有了很多改进。家用沼气较早有了标准图及科普小册子,全国各地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池型结构,有圆形、球形、椭圆形、方形池,有水压式、分离浮罩池和气袋式池等等。   

  有的农村还建有沼气动力站。四川绵阳的资料说明,每百立方米有效容积的大沼气池,年产沼气1000~2000立方米,节约柴油400~1000公斤。但当时因为沼气池的装料不足、沼气柴油机上缺少调速装置、机手的技术不够熟练、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等原因,使得多数动力站实际节油率只能达到40~50%。

  利用沼气的厌氧发酵技术,处理小城镇制革厂、酿酒厂、制药厂、食品厂的三废在当时是成功的,既起到环境保护作用,又得到廉价能源。四川荣县酒厂每天要排放120~140吨废糟。1975年至1977年曾被迫停产八个月,减少产值至少130万元。1978年建成200m3的沼气池,使污染成害的废糟经过沼气发酵,成为优质肥料。接着又在1979年建成沼气发电站一座,装有3台120千瓦的发电机组轮流发电,效益愈加显著。1980年全产沼气58.8万立方米,价值3.5万元,按6分钱1立方米计,盈利1.76万元,全年发电21.64万度,节油率 83.9%,节省电费0.78万元。还用沼气开动三辆卡车运送沼气肥9万吨下乡,供附近210个生产队使用,节油1.048万公斤,价值0.77万元。   

  当时全国建成沼气动力站792处,9107匹马力,小沼气电站1093处,装机容量9千瓦,广泛用于农村产品加工,发电、抽水等。优点是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节约柴油用量。江苏、浙江研制成纯烧沼气的动力机,可以不用柴油。沼气红外线炉用于烘干农作物,雏鸡孵化、温室加温等,浙江省用沼气烘谷40万斤。利用沼气肥养鱼,有些地方也取得较好效果。浙江、江苏、广东推广用沼气沉渣培养蘑菇,成为农业多种经营的一个重要的门路。这比用牛粪培育蘑菇每平方米增产55.5%。   

  一举多得沼气利用,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依靠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出的路子,其经验是扎实可贵的,不仅在中国可以推广,第三世界也可以加以仿效。在发展沼气上,我国是在世界上领先的。它并非高技术,而是一种非常切合实际、有中国特色,在农村中行得通、切合群众需要、符合中国农村经济水平、符合生态原则适用技术。因此在中国农村现代化过程中一定阶段、一定时期内非常具有生命力。沼气技术的科研、运用与推广,虽是20年前的历史,但温故而知新,由于它符合中国事物发展的规律,许多经验仍然值得记取。

单位:北京格物创道科技发明公司
网址:
电话:010-82675190 82629130
地址:北京大学科技园纷试炊?
COCOON Counter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