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ldirmayin siteyi silerim herkes faydalansin
rhuk_milkyway/css/template.css
  当前位置:首页-原创空间

 

奥运商机:能源几何?


2003-01-24

  北京申奥成功以后,将加快城市基础建设。这其中,有大量与石油相关的项目,电能、地热也大有可为。  

  伴随着北京申奥的成功,全国上下在经历了亢奋之后,一个新的兴奋话题随即而来———面对北京日益加快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企业将如何把握机遇?   

投资聚焦北京

  曾担任中国石油投资咨询商的高盛证券做出预测:北京申奥成功意味着从2002年至2008年我国每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再增长0.3%。按中国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1万亿美元计算,由举办奥运会而带来的对国民经济的直接推动每年将超过30亿美元。   

  据统计,承办2008年奥运会给北京带来90亿美元的新增投资(从北京地区之外流入的资金),约合人民币745亿元。这笔巨额的新增投资,再加上该投资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将成为牵引首都经济高速增长的助推器。   

  北京未来七年的建设项目中,有大量与石油石化直接有关的项目,如以158万辆机动车和数十万台(套)机动设备的清洁气(柴)能源(优质油气燃料)为背景的环境治理工程,以第二条陕京油气管线、地热井开发等为代表的生活设施建设和改造,对石油石化产业中的勘探工程、油气开发与销售、储运等领域来说,无疑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同时,在路桥建设等领域,石油石化产业也大有可为。申奥成功还为北京市提供200万个就业机会,将为石油石化分流队伍、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难得的机遇。   

能源首选洁净   

  以加强首都经济建设,改善北京大气环境和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为宗旨的陕京输气管道首条管线已于1997年底试运行,并已向北京市供气21.5亿立方米。为了重点解决市区大气污染问题,使空气质量达到二级的天数占到全年的70%,北京市将全面推行清洁燃料放在首位。去年该市的天然气使用量已经超过10亿立方米,成为全国最大的以清洁能源天然气为主燃料的城市。为了承办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决定在今后5年内使天然气、电能等清洁能源在北京的使用比率达到80%。到2005年,北京市的天然气使用量就将达30亿立方米。为此,北京将在这5年中建成第二条陕京油气管线,天然气供应量比现在增长3至4倍,使用量增加5倍。对机动车的环保要求将更严,2004年北京将开始执行相当于欧洲2号标准的轻型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到2007年,90%的公交车、70%的出租车都将成为清洁能源车。   

  北京是地热能源富集区,为“绿色奥运”带来了福音。根据北京市的承诺,到2008年,计划投资100万美元新增地热井160多眼。地热井的勘探开发是石油石化的拿手好戏。目前,地热井的勘探开发已成为不少油气队伍的主要业务,并已在国内不少城市见到了可喜的效果。是时,北京地热井势必给石油石化进军奥运带来契机。   

  四环、五环、六环路的建设,给加油(气)站带来重大商机。目前,长达65.3公里,国内城区道路建设等级最高、里程最长、投资最多的城市快速干线北京四环路业已通车,长达100公里的五环路与更大规模的六环路也已开工,沿线一大批加油(气)站即将浮出水面,为石油石化带来新的机会。与此同时,北京各处的加油(气)站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据有关人员预测,北京奥运会的直接收入与间接收入将分别达30亿美元与5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800亿左右。这既是世界赋予北京的一次历史性机遇,同时也是各行各业的机遇。目前,世界各国商家纷纷看好这席难得的“世纪盛宴”,意欲分得一羹。得天独厚的石油石化若能抓住这次机遇,乘势而上,定能分得属于自己的那份份额。


回首页】 【论坛】【留言板】【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人类未来所需食物主要来源于一种"粮树"(原创
2006年中国籍发明家将首次蝉联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原创)
未来的个人交通工具
风力发电:装机容量需求旺盛
  • 家用太阳能·风能协同发电系统
  • 多功能折叠翼轻型人力滑翔器
  • 智能型电动旅行箱
  • 双人水下漫游探寻器
  • 油气井井下径向群钻系统
  • 太阳能·风能协同海水淡化系统
  • 模块化智能型生态环保住宅(图)
  • 全天候太阳能光热灶(图)
  • 建筑一体化太阳光热系统
  • 老油井再生井下处理技术及设备
  • 生态型绿色系列复合材料建筑模块
  • 太阳能客车空调系统技术项目转让
  • 转让太阳能、地能空调系统
  • 复合材料公路模块
  • 太阳能光伏灌溉系统技术项目寻求合作
  • 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热装置技术
  • 提供多功能太阳能旅游景区清洁机
  • 种植出来的未来产品生态包装容器
  • 2010年上海照明不用电
  • 2006年中国籍发明家将首次蝉联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 人类未来所需食物主要来源于一种"粮树"
  • 未来的个人交通工具
  • 太阳能利用装置的发展
  • 奥运商机:能源几何?
  • 太阳能利用装置的发展
  • 美国高空太阳能飞机的目标是替代卫星
  • 飞行汽车:一个不再遥远的梦
  • 制造地球“空调” ?
  •  
    站内搜索
    请输入查询关键字:


     

    专利检索 
    请将inventsky.net加入收藏夹
    地址:北京大学科技园      发明时空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82629130、82675190 COCOON Counter 6
    adana firma rehbe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