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靖边县一位参与了40年生态建设的农村干部说:“我在靖边种了几十年的树,到头来发现与邻近的吴旗县相比,吴旗造林没我们多,可是人家封禁保护比我们力度大,靠自然恢复了植被,效果反而比我们好。”
如今中国大多数农牧民正在政府的帮助和引导下,和这位村干部一样逐渐接受一个新生理念――通过生态修复让土地休养生息,防治水土流失。
据权威部门透露,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没有在中国得到根本的遏制。目前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7%,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人对“植树造林、造福子孙”、“向沙漠进军”等口号耳熟能详。但是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在长不出树的地方种树,在长不出草的地方种草,往往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徒劳,多数都只能是无功而返;而只有顺应自然条件,把现有的森林、草原封育保护好,才是最经济和事半功倍的明智之举。
两院院士石元春充分肯定了生态修复的做法:“生态建设既要人为治理,更要重视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后者更为快捷有效,也最省钱。”
水土流失防治专家熊铁说,充分发挥大自然的力量,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是水利部门总结中国几十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践经验得来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对于中国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改善意义重大。
2003年上半年,由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等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先后赴陕西、内蒙、山西、江西、福建、贵州、四川、湖北等10个省(区)进行调研,形成了《生态自我修复是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好路子--关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调研报告》。《报告》显示:这项由2000年起向全国推广的新举措已广见成效。
到目前为止,陕西省榆林、延安所属的25个县(市、区)现已全部实现了封禁;内蒙古围封、休牧、轮牧、禁牧草场面积达到1.56亿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6.35%;山西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在水土流失防治区实行封禁治理的决定》,对所有重点治理区全面实施封禁。陕西、宁夏和河北等省区也做出了全境禁牧的决定,各地封禁力度进一步加大。
目前除国家开展的128个生态修复试点县和"三江"源区预防保护工程外,各省(区、市)也开展了一批地方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全国累计实施封育保护面积达到60万平方公里。
据初步统计,2002年中国完成水土流失防治面积16万平方公里,是以往年度防治速度的近3倍,其中封育保护面积10万平方公里以上,接近人工治理速度的2倍。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说,生态修复不是简单的封闭式管理,不是单纯的禁垦、禁牧、禁伐,而是要在确保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的前提下,控制人为破坏,实现生态的重建和恢复。这就必须从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入手,通过给人找出路,从而间接地为生态系统减轻压力,使生态系统修养生息。
锡盟牧民那木海说:“祖祖辈辈都认为牛羊是我们的命根子,如今才体会到草原才是我们的命根子,草场已经破坏了,我们必须给它休养生息的机会。封育保护促进了草场植被的恢复,也为今后畜牧业大发展创造了条件”。如今那木海已在政府的帮助下实现了舍饲牛羊,由于得到了及时的技术培训,他的羊长得又肥又壮。(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