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谈起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双学位培养如数家珍。林毅夫教授从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分析,认为今后人才需求特点将呈复合型,即要求从业人员的素质全面,而辅修及第二学位的选修正适应了这一要求,一来增加了学生的从业竞争性,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据林毅夫教授介绍,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自1996年开始办双学位,已经有7年的时间了,是北大培养双学位人数最多的单位。仅1996年至2002年,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共培养双学位1268人,目前在读1387人。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经济学双学位几年来一直受到北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出人意料的是,北大数学学院的双学位也异常火暴。北大数学学院院长张继平教授介绍,今年数学学院第一次办双学位,本打算招60-70人,可没有想到报名的学生有200多人,挡都挡不住。现在在读的双学位学生有260人,非典时期都没有停一天课。张继平分析,最近50年是数学发展的黄金时代,应用也突飞猛进。数学应用范围的扩大,使学生对数学的重视与应用程度也大不一样了。张继平说,数学素质恰恰是人文和科学素质的结汇点、交叉点,事关一个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开设的国际关系与对外事务、艺术学系开设的艺术学等双学位课程都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据介绍,目前北大单独开办的辅修/双学位专业已经有17个,此外还有4个双学位专业正在筹划中。 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李克安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近年来,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趋势日益明显,无论是未来从事科学研究,还是直接参加社会工作,知识复合型人才都具有相当的优势。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加速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知识复合型人才,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充分地利用北大多学科的教育资源,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北京大学顺应时代要求,发挥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积极推动本科教学改革,采取多种措施,为知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作为培养跨学科知识复合型人才主要教育模式的辅修/双学位教育,已经成为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已成为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的重要特点之一。 据悉,北京大学从1989年就已开始系统进行辅修/双学位教育的探索,但由于学生主修课程负担较重(180学分左右),学生选择的余地很小;在思想上学校也将辅修/双学位教育作为对个别智力超常学生的教育方式。1996年的教学改革将本科毕业总学分要求减少到150-160学分之间,在主修压力减轻之后,许多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始攻读辅修和双学位。据统计,2000年本科2172名毕业生中,有453人获得两个专业的证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1%。 为了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自由,让学生能充分利用北大多学科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识基础,为未来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北京大学今年完成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首先是压缩学时,减少毕业总学分要求,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北京大学教务部2001年6月就提出,要采取措施减少课堂教学时间、减少学分,这一建议得到了各院系的广泛赞同。自2002年9月起,北京大学的学分对应学时数正式由原来的1学分对应一学期17学时课堂讲授,更改为1学分对应15学时课堂讲授。更改的实际结果是课堂教学时间缩短、学期缩短、假期变长,比如学期将变成18周(15周授课,1周“五一”或“十一”假期,2周考试),一年的假期变为16周(4周寒假、12周暑假)。 2003年5月,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北京大学新的本科教学计划修订完毕。这一次教学计划修订在两个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一是将新的教学理念——“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的思想贯穿到各院系教学计划中,保证2003年本科生在按院系招生入校后在低年级按院系培养;二是将毕业总学分从原来的150-160学分减少到130-140学分。 减少学时、学分之后,北京大学本科生4年的课堂教学时间减少至1950-2200学时之间,已成为国内高校课堂教学最少的学校之一。课堂教学时间的减少,使更多的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修其他课程,参加辅修/双学位学习,或者参加本科生科学研究,促进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 其次,增加辅修、双学位专业,为学生兴趣发展提供更多选择。据李克安教授介绍,在教育部公布的2002年本科生就业率中,北大排名全国第一,多学科的知识背景成为北大本科毕业生的重要特点之一。北大学生可以从大二或大三开始攻读一个辅修或双学位专业。主修法学、辅修经济学的学生,在攻读民商法研究生时更有优势;而主修法学、辅修国际关系的学生在攻读国际法研究生时更有优势;主修生物学、辅修统计学的学生在攻读生物信息学的研究生时更有优势;主修物理学、辅修数学,主修经济学、辅修统计学,主修阿拉伯语、辅修国际关系,主修历史学、辅修艺术学,主修工商管理学、辅修电子商务,主修化学、辅修生物的学生,同样具有比单一学科背景的学生更多的知识特点和发展优势。北大利用多学科优势培养出的知识复合型学生,具有比单一学科背景学生更多的知识特点和发展优势。 2002年北大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大学有30.5%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辅修、双学位专业种类不够丰富,数量也不是很多,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2003年北京大学辅修、双学位专业有所增加。2002年末,数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两个双学位专业开始招生培养工作;目前、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与对外事务”双学位专业正在招生。政府管理学院“电子政务”、生命科学院“生物学”、信息学院“微电子学”、“电子学”双学位专业正在筹划中。不久,北大的双学位课程将增加至21个。 据李克安教授介绍,在校本科生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可以选读辅修和双学位专业。为了保证主修专业不受影响,凡主修专业受到学术警告者,其所在院系教务办公室可书面通知相关院系注销其辅修/双学位学籍,中止其学习;若连续两个学期选修的辅修/双学位课程平均学分绩点低于2.0所选专业院系教务办公室经院系领导批准,注销其学籍,中止其学习。 为进一步规范、促进辅修/双学位教学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2003年4月北大正式颁布《北京大学本科生选修辅修/双学位专业管理办法》,规定在新的教学计划修订的基础上,将辅修专业学分要求确定在30学分左右,将双学位学分要求确定在40学分左右,同时改进现有教务管理系统,统一辅修和双学位的管理模式,在学校全面监控的基础上,加强学校与院系、院系与院系之间的沟通,进一步明确学校以及院系职责。 在校本科生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可以选读辅修和双学位专业。学生获得主修专业的毕业证书,并在规定时间内修满辅修专业学分,可获得“北京大学辅修专业毕业证书”;学生完成双学位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分,成绩合格可以获得学校颁发的双学位证书(前提是必须获得主修专业学位)。学生可以根据主修专业,也可以根据辅修专业或双学位专业参加就业或进一步深造。 为学生兴趣发展提供更多选择,是北大开展辅修/双学位培养的初衷。按照北大数学学院院长张继平教授的说法,任何一个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选课的自由度都很大,由于我国还未实行真正的学分制,双学位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式,是我们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非常重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