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发明动态-热点追踪

神秘太空探索下一个百年面临环保能源新问题

2003-07-17

  


  艺术家绘制的概念太空飞船,它能携带可充气生态环境,适合载人移民火星。
  人类登陆火星、重返月球、派遣探测器探索太阳系外的世界、驾御太阳能、采集小行星上的丰富的矿藏资源,这一切都将在这个世纪之内变成现实。

 从远古某个繁星闪烁的夜晚开始,人类就迷恋上了神秘的太空。46年前的10月,前苏联把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轨道,标志着人类迈出了征服太空的第一步。在那之后又有成千上万颗卫星相继进入了太空,其中多数为运行于近地轨道的通信和间谍卫星。还有一小部分冲出地球轨道,拜访太阳系的其他角落,并送回大量令人眼界大开的“风景”照片。

  人类中勇敢的先驱们也摆脱了地球的引力束缚进入太空,他们的足迹最远抵达月球。人类能征服多少太阳系的疆域?如何利用太空解决地球面临的紧迫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的革新、政治动向和世界发展趋势,对这些因素都无法进行准确预测。

  美国太空前沿基金会的执行总裁东尼·德·托拉说:“时光倒退50年,那时人人都以为在10至20年内就能上太空旅游。事实证明人们的估计太乐观。”

  前20年步履艰难

  鉴于太空技术目前的状态,德·托拉认为20年内,人类对太阳系的征服可能陷入停滞状态。对再遥远一些的未来,预测则乐观一点。他说:“100年后,将出现第一个在太空中诞生的婴儿。那时候人类可能已经在月球和火星都建立了殖民定居点,开始开采小行星上的珍稀矿藏,太空探索的前沿已经扩展到太阳系边缘。”

  美国国家太空协会的执行总裁布莱恩·蔡斯同样相信,未来100内人类将走出地球轨道。他同时指出,什么时候迈出最关键性的一步,在本世纪的早期中期还是末期将取决于未来几年的行动。除非无法预知的意外发生————比如推进技术的重大突破,或者发现一颗直奔地球撞来的小行星(灾难临头是最能激发天才创意的情况)————人类探索和利用太空的步履将非常缓慢。

  蔡斯和德·托拉都强调能否减少太空旅行成本将是决定太空探索效率的关键因素。

  令人忧虑的现象

  如果正如科幻小说作家威廉·吉布森所说,预测未来关键在于对现在的细致入微的观察,那么有些现象确实令人忧虑。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太空探索领域的投资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去年,为了集中资源打造轨道太空飞机Orˉbital Space Plane)NASA停止了对低成本发射器的研究。蔡斯说:“在过去20年里我们经历了痛苦的失败,最后,我们不得不将航天飞机抛在身后,但开发新发射系统的努力又多次受挫。”

  NASA太空计划建筑师加里·马丁认为,人们应该理解,太空技术从诞生到实际应用其速度永远不可能与飞机相比。他说:“(太空探索)要困难得多,它需要耗费大量资源,我们无法负担反复失败或尝试众多不同的方式,而在飞机诞生之时,全世界有那么多人都在试验自己的设计,最终大多数仍然失败了。”

  NASA投资重点

  马丁说,NASA计划投资那些有助加深人类对太空了解的技术:比如建立远离地球轨道的太空前哨,或者发射更多的星际探测器到太阳系之外。NASA已经开始的重点项目包括核动力推进器、防止宇宙辐射措施、更先进的通信技术,这些研究的目的不只是为了缩短太空旅行的时间,将飞船送到更远的地方,还力求在遥远的前沿进行的科学研究将确实有益改善人类的生活。

  环保能源与太空

  即使在未来100年,人类仍不能去其他星球定居,不容置疑的是,太空探索是人类改善在地球本土生存条件的重要保障。未来学家茉莉·麦考利预言,这个世纪里,卫星将是监测管理地球环境的关键工具,将帮助解决我们星球的能源短缺问题。

  麦考利正在为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撰写一份白皮书,评估未来50年太空技术在能源和环境领域发挥的作用。麦考利说:“能源和水资源匮乏是未来几十年里人类将面对的两大问题,太空技术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各国政府正在尝试让以太空为基础的遥感技术参与每一个环保决定。太空技术还将有助减少世界对石油的依赖。一些人认为世界石油储备还能供地球正常运转50年,另一些较悲观者则认为5年后人类就会用光所有石油。在未来100年,太空太阳能很可能取代石油成为地球最大能源来源。” 

回首页】 【论坛】【留言板】【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家用太阳能·风能协同发电系统
生态型绿色系列复合材料建筑模块
太阳能光伏灌溉系统技术项目寻求合作
太阳能·风能协同海水淡化系统
  • 家用太阳能·风能协同发电系统
  • 多功能折叠翼轻型人力滑翔器
  • 智能型电动旅行箱
  • 双人水下漫游探寻器
  • 油气井井下径向群钻系统
  • 太阳能·风能协同海水淡化系统
  • 模块化智能型生态环保住宅(图)
  • 全天候太阳能光热灶(图)
  • 建筑一体化太阳光热系统
  • 老油井再生井下处理技术及设备
  • 生态型绿色系列复合材料建筑模块
  • 太阳能客车空调系统技术项目转让
  • 转让太阳能、地能空调系统
  • 复合材料公路模块
  • 太阳能光伏灌溉系统技术项目寻求合作
  • 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热装置技术
  • 提供多功能太阳能旅游景区清洁机
  • 种植出来的未来产品生态包装容器
  • 2010年上海照明不用电
  • 2006年中国籍发明家将首次蝉联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 人类未来所需食物主要来源于一种"粮树"
  • 未来的个人交通工具
  • 太阳能利用装置的发展
  • 奥运商机:能源几何?
  • 太阳能利用装置的发展
  • 美国高空太阳能飞机的目标是替代卫星
  • 飞行汽车:一个不再遥远的梦
  • 制造地球“空调” ?
  •  
    站内搜索
    请输入查询关键字:


     

    专利检索 
    地址:北京大学科技园      发明时空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82629130、8267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