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性别有关吗?初看上去,许多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似乎是否定的。科学是对世界的客观认识,与性别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然而,稍微深入地想一想,就会发现,其实科学与性别并非无关。人们经常谈论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杰出的女性科学家人数如此之少?当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也经常会注意到女孩在学习科学课程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与男孩的差异。 从我国2001年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结果来看,也明显地表现出具备科学素养的公众男性偏多的趋势。 实际上,早在20世纪70年来以来,随着国际上第三次女性主义运动浪潮的兴起,关于性别与科学之关系的研究,也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而且,在这些年中,取得了许多尽管仍有许多争议但却无疑是富于启发性的成果。这些成果甚至影响到欧洲一些国家科学教育的改革,在科学教育中注意性别问题,也明确地表现在相关的教学标准中。 当然,性别与科学的关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彼此间也有着很多分歧。但一般地讲,我们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男性和女性除了在生理上的性别差异之外,还存在着在社会性别意义上的差别。这里所说的社会性别,是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各种文化因素、教育方式等影响而形成的。例如,通常我们关于“标准”或者“理想”的女孩的模式,像恬静、温柔、内向、富于情感等,与有关男性的刚毅、外向、理性等等“标准”模式,就有着鲜明的不同。就学习和认知而言,这种社会性别的分化,通常会导致女性更擅长于直觉的、具体的、感性的思维方式,而男性则更擅长于分析的、抽象的、理性的思维方式。但是,后一类思维方式,却恰恰正是在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学中所被强调的。这种差别自然也会反映在对科学的学习方式与效果上。有人甚至比较极端地认为这种情况影响了现有的科学的形式。此外,社会上各种传统的文化观念,以及依然明显存在的对于女性的歧视等因素,也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女性对科学的接触。 但如今我们毕竟是生活在一个科学的时代,科学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一个对于科学缺少了解的人,显然无法理想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以更恰当的方式对于女性进行科学教育,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更全面、广泛地普及科学的要求,而在某种程度上与女性的解放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北京少儿出版社即将推出的引进版“给女孩的科普书”中,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作者是如何从性别的视角和考虑出发,针对女孩特殊的兴趣、认识方式来讲述科学、技术与数学的努力。例如,在着重介绍科学知识的《步入科学殿堂》一书中,将科学、技术甚至数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尤其是与那些女性会更为熟悉和关注的像饮食、家务、游戏等生活内容相结合,把科学的知识融入其中。而且,在书中插入的许多有关女性科学家及其科学成就的介绍,也有着鲜明的性别色彩。在普及技术知识的《揭示技术奥秘》一书中,则是侧重于介绍一些更多由女性从事的技术职业工作所需要的相关知识。而在介绍数学知识的书中,更是注意把数学与女孩周围的现实世界相联系,把女性经常从事的工作与数学相联系,从而鼓励她们在数学这一通常被认为最不适合于女孩学习的领域中产生兴趣并树立自信心。如此等等,可以说都是成功地向女孩普及科学的有效尝试。这些尝试不仅使此套书直接地对中国的女孩学习科学起到作用,而且对于我们以后在科学普及中注意性别因素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人们经常说要发展什么,就要从娃娃抓起。要发展科学,要使每个未来的公民都具备理想的科学素养,从而既有利于个人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科学普及自然也需要从娃娃抓起。在人类社会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大约是各占一半,因此,不仅关注在科学的学习上已有某种优势的男孩群体,而且特殊地关注在这方面仍处于弱势的女孩群体,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社会成员个体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机会,也才会使这个社会的整体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