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技术实力 项目应用 实际案例 新闻动态 现代住宅常识 返回首页
 
 
 
生态房屋绿色住宅长啥样
60年代以来"生态建筑"思潮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建筑界有关生态建筑的实践
国外智能小区发展历程
建筑要扩大国际视野 人性化设计更趋国际要求
智能化小区国内试点已经全面展开
开发智能化小区应该重视节能问题
健康住宅应该进入冷静时代
生态高技建筑启示与展望
生态住宅要有九大系统
生态住宅发展面临哪些窘境
生态住宅迈出实质性步伐
  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健康住宅,太阳能,生态环保,可再生能源,风能,墙体,专利,生态住宅 节能节地住宅 房地产生态环保化咨询、规划


生态示范区的建设

  继生态农业建设取得成绩后,1995年3月28~30日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研讨会,就如何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进行曲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探讨。全国各地代表交流了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会议富有成效,为在全国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会上国家环保局自然保护司杨朝飞司长作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具有跨世纪意义的生态示范区》的报告。他首先讲了国际国内的环保形势,国际上他讲了瑞典的经验,前面已简略介绍过,国内情况则讲了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并呈恶化趋势。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生态可谓我国生态破坏的一个缩影。1993、1994年先后发生两次特大沙土暴,给西北地区造成巨大损失,其中直接经济损失3.5亿元,间接经济损失15亿元,死亡失踪111人,受伤400多人,死亡、失踪性畜21万多头,倒塌民房数万间,程度不同地破坏良田、果园34万公顷。草场、农田均遭到严重破坏,加速了这个地区土地沙化,中科院沙漠怕在职权拉善盟一项研究认为,由于生态恶化,沙漠每年正以20米速度向东南推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中科院的有关调查认为,发源于祁连山的黑可每年向阿拉善盟输送的水量越来少,水少的原因是由于中上游地区人口增加,经济快速发展,灌溉面积增加,工农业用水增大。许多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只考虑生活用水、上游、中游只顾自己的发展,没有照顾全局进行统筹考虑,这是屋生态环境退化的一个直接原因,黑河的下游艺机恰恰相反又位于中、上游的北部,即上风向。由于破坏了上游的绿色屏障,结果中下游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到头来,沙漠化的蔓延与恶化把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几乎全都抵消掉了,因此经济发展一定要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协调共进。

  按区域组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建设生态示范区,协调好待业之间、部门之间、各区域之间的利益、协调好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之音质关系,统一规划,同时兼顾,是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区域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措施。

  生态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家这么大,仅仅从国家的层次上进行宏观调控这不够,还不能把生态建设落在实处。在同样一块土地,林业部门又要建设自然保护区。部门分歧易产生内耗,后者将前者正效益全都抵消了。按行业管理,在一些地区,各部门集中投资,造成重复建设,而在另一些地区,各部门都不投资,出现生态建设的真空地带,这是目前国内生态建设效率不高,钱没有用在刀刃上的一个重要原因。应成立以市长或县长为组长的生态区建设领导小组,政府出面组织协调,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国力,都按照统一规划行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尽职尽责,生态建设就可以顺利进行了。 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生态示范区的指导思想是生态经济学。1982年我国经济学家许涤新提出要加强研究、发展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倡议。现在我国生态经济学研究已初具规模。虽然我们正在极力追求经济再生产,追求最大经济效益,追求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但是必须清楚地看到经济再生产能够持续运行的必要条件是不能够超过自然再生产的负荷能力,要注意对自然再生产的保护。凡是超过自然再生产的负荷的能力,就都无法保证经济再生产健康、稳定、持续地运行下去。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再生产的基础和前提是自然再生产。

  对劳动过程的正确理解应是:用环保理论讲那就是清洁生产,即投入生产中的原料,要全部消耗产品中去,即使是无法利用物质,也要使之在自然界中自行分解、消化、不要以污染物的形式排毛主席到环境中去。简要地讲就是"零排放"。

  通过以上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观点的剖析,说明生态示范区建设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社会、经济、环境为主要对象的工作。这就是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 生态示范区是以一定的行政区域(县域)为单位进行的,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中最具省略的生长点。浙江省经济增长很快,尽管非县城域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县域经济增长仍然大于非县域经济的增长,目前占全省经济总产值的70%左右,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2)县作为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在我国政治生活以及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目前有2000多个县,县城人口占全国的75%以上,县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0%以上。

  (3)中国的市场经济源于县域经济,中国的经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有力地带动了全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4) 设具有在空间上广延性的特征,这就要求生态建设要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如果区域形不成规模,面积过于狭小,环境保护再好,也不可能形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充其量只能是一个局部范围内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良性循环,如生态户、生态建筑、生态村等。搞生态户、生态建筑固然重要,但是对改善大的生态环境却是无济于事。因此我们强调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区域不能太不,一定要有规模。当然也不能面积过大,我国经济实力和其他方面条还不能够保证生态示范区建设达到地市甚至省域规模,所以目前还是以县级规模比较适中。

  (5)生态示范区必须强化政府的责任。建设生态示范区不是一项科研工作,也不是可有可无的民间活动,而是一项政府行为。环保法强调,政府要对环境质量负责,县是国家政权的基层单位。只有县级政府真正负起责任来,各有关部门和企业法人才能对环境质量各负其责,生态建设也才能搞好。

  我国地域实在太辽阔了,各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水平又差异太大,因此生态示范区的模式应当多元化,而不能搞一刀切。各地应当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示范区,使之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形式。近期1996~2000年属试点建设阶段,计划在一国建立50个示范区。因为全国各地积极性很高,实际上首批批准建设的名单上就有70个县,1997年继续批准了31个县,以后又有增加,总数达112个县、市。随即编制了《生态示范区考核指标体系与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原则(试行)》等文件。1999年国家环保部局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小组出版了,《生态环境考核标准选编》,汇集了90年代以来国家和地方发面布的部份有关标准或研究成果,编辑成册。

  1993年3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组织了对首批33个单位的验收。参加验收的单位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开始走上了环境、经济、社会良性循环的道路。生态示范区的建设,方兴未艾、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充满阳光、前景辉煌的希望之路。生态区建设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生态区建设的内容都不一样,一般要进行以下几方面工作,并有相应的保障措施:①生态调查;②生态评估;③生态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分析;④生态规划;⑤生态工程。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生态规划,严格按规划方案组织实施。指导思想应突出可持续发展、目标是求得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求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突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规划内容应着手于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着重于行业结构的调整和合理布局,着重于调整经济活动与自然系统承载能力、自我调整和恢复能力这间关系。归根结底,生态建设要求落实到具体的生态工程建设上。为此,必须要有坚强的领导,主要领导要做好表率,还有一个高效、健全的工作班子,制定相关的地方法规和管理条例,走上法治轨道,要加强对环境意识的教育,要有一定的经济投入,使生态建设有可靠的资金来源等等。

第一批生态示范区建设有如下共性6个特点:

  (1)取得明显的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走上“双赢”的发展道路。浙江磐安县,1998年与1983年相比,产值增长17.5倍,财政收增长8.5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12倍。过去小造纸搞得山秃水臭,现在重见山青水秀。生态试点县之所以能受到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的欢迎和接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从建设生态入手,以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为目标,获得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综合效益,走上了"双赢"的发展道路。

  (2)建立环保综合决策机制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法制化。山东有一个海湾,天然海产非常丰富,但是每年一有大台风,这此鱼、虾、海带、贝类就被卷入大海。为了不让这些丰富的海产资源被海水卷走,当地政府决定在海弯口处打了一个大坝。结果事与愿违,大坝建成之日就成了这些资源消失之时,因为海洋生物对海水水质要求非常高,海湾与大海水体不断交换,才能确保海湾水水质良好,形成有利海产资源生产繁殖的生态环境。大坝阻断了海湾与大海的水体交换,也阻断了海洋生物的产卵通道,使之失去繁衍生机的基本条件,破坏天然的海湾生态。当初他们打坝花了几百万,现在通过调查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又花了几百万,预计将来拆坝则需要几个亿。类似这种例子太多了,如大跃进、大炼钢铁、大打麻雀,围湖造田等。但现在开始建立起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综合决策机制。如绍兴市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拒绝了招商引资项目85个,对300多个有污染的企业进行了限期治理的决策。国家环保局和中组部正在制定一个干部考核新标准,要把环保的政绩纳入到干部考核中去。

  (3)因地制宜地建立现代化大农业产业。现在许多生态示范区正在探索建立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如浙江安吉按照生态学原理大力开发竹产业,研制生产出6大系列300多个品种的产品,开展了系列的深加工,大大提高了初级产品的附加值。经济效益成倍增长,还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再如辽宁盘山县在稻田中养蟹,蟹吃掉了田中的杂草,蟹的粪便肥了田,蟹在田中爬行又松了土,养蟹的稻田中不用使用农药化肥,稻粮质量也提高了。他们养殖的蟹为中华绒螯蟹,是一种濒危物种,使其大规模繁殖,发展成为一种商品。

  (4)增加了生态工程和环保事业的基础设施。如浙江临安县大力发展小水电,将小水电作为生态保护重要措施。全市共建有小水电76处,装机容量是8.34万千瓦,发电量是2亿多度,相当于节煤14.6万吨,封山育林51 万亩,每年经济效益为2.6亿元。在广东汕头市的南澳岛,充分地利用了海洋风这一优势的自然资源,去年风力发电量已达1亿千瓦以上。目前在新疆达板城、内蒙古辉腾锡勒、河北张北基地已建成大规模的风力发电站,运用已形成年产30万台100瓦至5,000瓦独立运行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的能力,已有60万居住在偏远地区的牧民用风力发电解决了生活、生产用电、小套小型风力发电机(含蓄电池)价格也是牧民们负担得起的。

  (5)现有生态技术必须升级。我国现实中应用的生态技术,大多是以农村中存在剩余劳动力为基础的。如果存在其他选择的话,他们可能放弃这些生态技术。因此生态技术必须升级。现实中应用的生态技术普遍性较差,贫困地区的适应性优于富裕地区、在农村中适应性优于城市,小尺度项目的适应性优于尺度项目。如果扭转这一局面,生态技术也必须升级21世纪生物科学、生命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发展,将加速生态技术的升级,前景不可限量。

  综上,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内涵和框架可以粗略概括为:"以省、市、县为区域界定,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遵循以人为主体的运行规律,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构想,依据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法规,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出发,用建设生态系统工程的手段,根治金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调整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组建三大体系良性循环的新机制,开创三位一体的发展的新模式,创建跨世纪的环境管理新体制。"

  从生态建设也引发出了种种理论思考。各地试点单位所取得的成果,证明了抓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是对的,而且还抓到了要害。用形象地话说,抓生态环境建设就等于抓住了环境的"牛鼻"。抓住了牛鼻子,就可以从头部进行尾部控制,由于尾巴管不了头部,只能治标难以治本。有了示范区的试点经验,现在可以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澄清这两个模糊的环境理论问题,一是可理直气壮地把生态环境定为环境保护所要解决的根本性环境问题,二是可以放大胆子,把环境摆在建设的位置上。

  抓生态建设再就是一个涉及各个领域、很多部门的系统工程,用科学术语说,它是一个多环的生态链。地方政府和各个部门的工作和职能,都是这个链中的独立环节。有人把生态链中的成员形象地比作一个个的山楂,只有把山楂蘸上糖,再用棍串起来变成糖葫芦,各个山楂和能闪光增值,发挥更大效益,糖葫芦和山楂之间就形成一个相依为命的链环。

单位:北京格物创道科技发明公司
网址:
电话:010-82675190 82629130
地址:北京大学科技园纷试炊?
COCOON Counter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