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技术发明的目的是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舒适,更有娱乐性。信息技术产品正在发生变化,逐渐进入人本时代。随身携带的手机成了最有代表性的产品。
手机可以干什么?这似乎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但实际上却越来越难以说清,因为它的功能太多,让人感到有些眼花缭乱。
通话是手机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发明手 机的初衷。用手机收发电子邮件是这一功能的延伸,人们在不方便用语言表达时,就发送电子邮件,虽不如声音令人感到亲切,但信息更为准确,能够反复确认。
现在手机的功能已远不止这些,正全方位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用手机上网冲浪在日本已是家常便饭,手机可当作信用卡用于网上购物,也可进行银行转账、股票交易。借助手机为汽车导航定位在技术上已经没有问题。日本正在推广远程医疗和健康管理。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向医疗机构传送X光照片和有关测量数据。
在信息社会,手机还成了对各种家用电子产品发出指令的神经中枢。回家前通过手机打开空调,到家时房间的温度已调节得非常舒适;用手机看看冰箱里有什么,还需要买什么菜;回家想马上洗个热水澡,没问题,可以让手机指挥热水器烧好水;也不用担心不在家时会错过喜欢的电视节目,手机可以遥控录像机将节目录下来,以后有时间再慢慢欣赏;看门的机器人发现异常时,主人可通过手机指挥机器人发出可怕的叫声,吓跑盗贼;主人还可以通过手机叫机器人给宠物喂食。
手机的娱乐功能也越来越多:照相、玩游戏、从网上下载音乐。最近日本KDDI公司和日本广播协会又推出了可收看地面数字电视的手机。这款手机装有天线,配备的电池可供连续收看两小时电视。等人的时候打开手机欣赏电视节目,可让人摆脱焦急的情绪;发生地震等灾害时可随时掌握最新信息。与此同时,手机还具备了数字电视的所有功能,通过手机可查看当天最新消息和天气预报,用手机参与节目互动。
从去年开始,日本人读书的方式悄然变化。通过手机看书成了很多场所迷人的风景线。2002年2月,新潮社开通手机文库,用户只需每月交100至200日元,就能每天通过手机阅读一些受大众欢迎的作家的作品。这个文库的会员以每月1000人的速度递增,截至去年10月已经达到两万人。继新潮社手机文库之后,夏普的一家子公司开设了“快读!手机读书俱乐部”,角川书店开设了“文库自由阅读”等。一次下载以后,可随时阅读,每月费用100至300日元。在日本,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不爱读书,多爱看电视、玩游戏,但通过手机读书的却是年轻人。据新潮社国内事业部的内山淳介先生说,这样的读者大多是年轻女性,平常不怎么读书。由此看来,用手机读书有助于年轻人养成读书的习惯。
手机的携带也越来越方便。日本电信电话移动通信网络公司2003年4月推出了一款手表型移动电话,平常戴在手上是手表,通话时一按键又成了手机。这款移动电话大小和手表差不多,加上充电电池重量为130克。现在已有不少日本人用上了这种手表型移动电话。
上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产业在世界上独领风骚,带动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日本由于信息产业滞后,加之泡沫经济崩溃,经历了“失去的十年”。经过几年的卧薪尝胆,日本的信息产业现在已经迎头赶上。和美国相比,日本在与生活产品相关的科技发明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肯定,今后围绕手机的发明还会越来越多,手机的作用将会日益凸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