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当前位置:首页国际重大发明

 

全球变暖将导致世界上1/4陆地动植物灭亡

2004-5-31 北京青年报 徐娜

  本来以为人烟罕至的亚马逊河原始丛林应该不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但一项新研究却发现原始的雨林也受到了人类造成的环境变迁的荼毒。

  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在英国最近一期的《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全球变暖将导致世界上四分之一的陆地动植物,即100多万个物种将在未来50年之内灭绝,这必将对人类的生存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二氧化碳是所有温室气体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据估计大气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占全部温室气体总温室效应的61%。而现在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还在持续增长,根据现有的研究确定,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迅速增长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工业的发展而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人们一直以为在那些人迹罕至的地带,人类造成的生态破坏会没有什么痕迹,但是最近的一项研究却发现,即使是远离人类活动范围的生物群落,依然会受到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变迁的影响。

  20年前,史密斯热带研究所的威廉姆·劳伦斯等人在南美洲热带雨林里划出69个各1公顷的区域,以便观察树木的生长情况。他们原本是要把人烟罕至的18处区域当成标准组,和其他人类活动较频繁的区域相对照。可是后来他们却发现,标准组却不像他们想象得那样“标准”,他们同样受到人类文明的产物二氧化碳的影响。在标准组里,在森林最上方组成树冠群的树种长得更多了,而下方组成次树冠群的树种却减少了。劳伦斯指出,森林的动态平衡显然受到了改变。

  劳伦斯指出,这是因为生长速度快的树种在二氧化碳的滋养下生长得更旺盛了。劳伦斯之所以怀疑二氧化碳是罪魁祸首,因为自上个世纪开始大量使用化石燃料起,人类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而二氧化碳又是快速生长的树种所不可或缺的营养,因此它们把握了先机,开始在森林里称霸。如果这个趋势持续下去,生长速度缓慢的树种将更难生存,这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肯定是一个坏的消息。

  劳伦斯还警告道,该担心的还不只是生物多样性的问题。生长缓慢的树种,生产的木质和叶片密度较高,因此这些树木种群的减少代表着热带雨林的固碳能力已大不如前。而资料显示,亚马逊热带雨林每年清除掉6亿吨二氧化碳,大约是燃烧化石燃料所产成的8~10倍。

  我们知道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吸收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制造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与此同时,植物的根及土壤中的微生物又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这一“吸”一“呼”,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但是,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的比例几乎是一致的,即每公顷森林平均每年吸收6.6吨二氧化碳,但森林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却根据森林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而如果森林砍伐过度,遗留下来的树根和枝叶在几年的腐烂分解过程中,同样是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

  在某种意义上,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最终几乎会如数奉还给地球。经研究,在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情况下,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可能不像人们想像得那么高,仅靠种树并不能有效地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减小温室效应,人类还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做起。这样也许可以为我们自己和地球上其他的生物谋求一个出路,毕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上的物质代谢循环是不受地域控制的。

回首页】 【论坛】【留言板】【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提供多功能太阳能旅游景区清洁机
复合材料公路模块
建筑一体化太阳光热系统
全天候太阳能光热灶(图)
太阳能空天飞行系统
工厂生态环保化综合解决方案(图)
太阳能光电池管及太阳能热电一体化系统
微型太阳能电动个人助行车(图)
折叠翼太阳能电动汽车
模块化智能型立体车库系统(图)
变电站远程图像监控系统 (图)
太阳能·风能协同海水淡化系统(图)
模块化智能型生态环保住宅(图)
生态型绿色系列复合材料建筑模块(图)
家庭可再生能源协同供应系统 (图)
太阳能·地能协同供应系统 (图)
复合材料公路模块(图)
建筑一体化太阳光热系统
太阳能、地能空调系统
家用太阳能·风能协同发电系统
太阳能客车空调系统技术
油气井井下径向群钻系统(图)
老油井再生井下处理技术及设备
全天候太阳能光热灶(图)
太阳能光伏灌溉系统技术项目
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热装置技术
提供多功能太阳能旅游景区清洁机
  • 种植出来的未来产品生态包装容器
  • 2010年上海照明不用电
  • 2006年中国籍发明家将首次蝉联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 人类未来所需食物主要来源于一种"粮树"
  • 未来的个人交通工具
  • 太阳能利用装置的发展
  • 奥运商机:能源几何?
  • 太阳能利用装置的发展
  • 美国高空太阳能飞机的目标是替代卫星
  • 飞行汽车:一个不再遥远的梦
  • 制造地球“空调” ?
  •  
    站内搜索
    请输入查询关键字:


     

    专利检索 
    地址:北京大学科技园      发明时空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82629130、8267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