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而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仍然在迅猛的增长。那么,现在影响世界石油价格的因素有多少?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力又有多大?中国对其影响有多大?为什么会有如此力度的影响?
目前,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主要受到国际地区政治和大国政治、战争溢价、中东局势、供求关系、美元走势、中国因素和国际资本市场等七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国际地区政治和大国政治方面,美国因恐怖事件而对阿拉伯世界的打压已经造成了阿拉伯世界对美的不满,提高石油价格也成为了阿拉伯反美最有力的武器。
战争溢价主要指的是伊拉克局势的不稳和最近恐怖组织发出的破坏油田的威胁。 中东局势不仅仅指阿拉伯半岛的不安宁,还有没完没了的巴以冲突。
供求关系主要是指近两年来OPEC不断地减产,而以美国和中国为主推动的世界经济复苏对能源的需求大增。 美元走势的疲弱更是火上浇油,据估算,以美元购买力计算,今天的40美元不如2年前的30美元,而世界原油只以美元计价。
中国自去年以来的过度投资和重化工进程更使得中国占据了石油需求增长量的半壁江山。 受美元疲弱和中国过度投资影响,最近,国际资本市场也剧烈波动,干扰了对石油的定价。
从以上因素来看,和中国有关的因素占了三个。而且其所占比重更被定位为三大主要因素之一,其他两个为美元走势和中东局势。 有人说,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首次出现了一个曾经被长期侵略、封锁和遏止而目前却对国际经济体系构成强大影响的国家,那就是中国。自去年非典以来,中国就因自身的经济高速发展对全球经济尤其是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强劲推动而受到国际市场的强烈关注。
世界石油化工巨头也纷纷投资中国,英国石油将在中国投资10亿美元,其具体项目为:在重庆、南京建醋酸合资企业,年产能共65万吨;提高其珠海精对苯二甲酸工厂产能,由原来的年产能35万吨提高至120万吨。四川某地级市的“西部化工城”,在“十一五”期间的特大型化工项目竟达10个,总投资203亿元,今明两年总投资达92亿元的19个项目正在陆续启动。在网络上随便一搜,动辄上亿元十亿元的化工项目比比皆是。美国杜邦、科氏、德国RPC化工等国际化工巨头大举挺进中国。
看着如此多的化工项目,联想最近不断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不得不为中国的未来的生存环境捏一把汗。而中国对石油需求的迅猛增长也就来自世界化工中心在向中国转移。这是在世界能源市场上形成中国因素的最主要原因。
当然,从长期来看,不论是化工业的发展还是汽车业的发展,中国都还需要更上一层楼,但是,在发展导向上,我们该转变了。 不管是推出庞大的核电能发展计划,还是继续寻求能源多元化,最重要的还是应该“提高投资支出质量,并改变激励官员和银行官员的方式,从而成功应对国家迫在眉睫的经济减速”,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负责人警告说。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世界经济的格局也会如我们所致力于推动的国际政治格局一样,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中国正在成为至关重要的一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