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热点追踪

 

山东能源危机红灯频闪

2004-06-17 中国经济导报 刘衍华

  从1996年到2002年,山东全省GDP年均增长10.7%,而能源消耗只增长3.18%,6年累计节约5170万吨标准煤,折合价值284.35亿元。2003年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下降三成,节水增效14亿多元。尽管节能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山东省资源形势仍十分严峻,能源危机红灯频闪。

  高耗能低产出遭遇“红灯”

  有数据显示,山东资源储量少,矿产资源潜在人均占有量只占全国人均值的65%,煤炭资源剩余总量仅占全国的2.2%,而山东省水资源总量只有全国总量的1.1%,人均占有量在国内各省市居第25位。同时山东省资源消费量大,2003年,全省990家重点耗能工业企业消费原煤1.65亿吨。

  山东省统计局副局长张德宽分析说,山东虽然是能源产出大省,但因优质能源太少、火电燃煤量大等原因,山东真正的消费形势是原煤总量不足、成品油外调量大,原煤净输入量逐年增加。2002年,原煤缺口在2000多万吨,2003年为3000多万吨。仅依靠自产原煤,山东省电力生产将难以为继。因此,当前能源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山东能源消费的另一大特点主要集中在制造业。2003年,制造业一次消费的原煤,占山东工业一次消费原煤总量的31.3%,比上年高2.1个百分点。而传统制造业与先进制造业耗能状况差异明显。一方面,传统制造业“高耗能、低产出”,是影响山东省制造业耗能水平的重要因素。农副食品加工、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等七类传统产业,实现了制造业45.2%的增加值,其一次消费的原煤量却占了制造业的83.9%。与去年相比,制造业一次消费原煤增加了1200万吨,其中92.7%是由七大传统产业的消费增长实现的。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较好地实现了“低耗能、高产出”。装备制造业实现了制造业28.8%的增加值,一次消费原煤的比重仅为3.0%;焦炭为8.8%;热力为2.1%;电力为9.9%。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制造业13.0%的增加值,一次消费原煤量占制造业的比重为1.3%,热力为4.5%,电力为3.6%。

  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制约发展

  山东省统计局工业处宋述坤副处长对记者说,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山东省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诸多不合理的方面。

  能源储备少,抗干扰能力差。2003年,山东省工业企业原煤的年末库存为723.6万吨,原油107.6万吨,都比上年低,仅能维持两个星期的生产需求。能源储备不足,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不利于山东工业生产乃至社会秩序的长期稳定。

  能源生产结构过于单一,煤炭资源不胜重负。长期以来,山东一次能源生产始终以原油、原煤为主,在原油产量徘徊不前的情况下,对原煤的依赖性越来越突出。由于过度开采山东现有原煤储量不容乐观。据统计,目前省属煤矿可采储量不足40亿吨,预计可采出量仅为22亿吨。照现在的开采速度,10多年后自产原煤将严重短缺。

  能源消费方式落后,利用效率低。一是原煤的入洗率太低。原煤是最脏的能源,对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对原煤进行洗选和筛选,是合理用煤的前提。2003年,山东的入洗原煤量仅占工业一次原煤消费总量的28.2%,而发达国家原煤的入洗率早已达100%。二是参与加工转换的原煤比重不高。目前,山东通过发电等途径进行加工转换的原煤比重只有72.0%,还有大量原煤被终端消费。这种消费形式不但能源综合利用率低,也对环境保护产生一定的影响。

  单位产值能耗太高。2003年,山东重点耗能企业的万元产值(现价)综合能耗达1.42吨标准煤,虽好于国内1.79吨标准煤/万元的平均水平,但与广东0.9吨标准煤/万元、江苏1.05吨标准煤/万元、浙江1.11吨标准煤/万元的能耗水平相比,还落后许多,与发达国家差距更明显。从侧面说明山东工业总体上仍未摆脱“粗放型”增长模式。

  工业取水过多,对涵养地下水资源不利。

  建新体制用新能源

  山东省经贸委有关人士认为,降低能耗,发展新能源,建立多种能源供给体制,是山东省能源改革的方向。在新一轮产业布局中,山东确定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培植七大产业链,其中的汽车、船舶、石化都是高耗能产业。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少安教授认为,山东已迈入重化工业时期,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大增。山东工业耗能、耗水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传统工业比重过大,其生产活动依赖于传统的高耗能、耗水方式。长远看,这种产业布局有悖于世界先进工业的结构调整趋势,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因此,要建设制造业强省,培植世界一流的制造业基地,就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造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传统制造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格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大限度地减轻对能源尤其原煤和水的依赖性。

  为破解能源结构单一的局面,山东决定大力推行资源节约,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核电、新能源,消除对火电的依赖性。目前,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广节能、节水、循环经济等技术和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倡导绿色消费,构建能源新结构,加大电力建设投资,已成山东决策层的共识。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倪永康主任表示,山东将加大电力投资,改善电力结构。在山东省政府拟订的2004年发展计划中,用于电力建设的投资高达105亿元,筹建了多年的海阳核电站明年将正式动工建设,目前,我国5大电力公司已进入山东,投资电厂。煤电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巨野煤田进入开发阶段,坑口电厂正在建设中。核电项目取得突破。2月18日,鲁能集团与乳山市合作开发核电项目正式签字。该项目前期建设两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投入运行后将大大优化山东省的电源结构。山东最大的风力发电项目——长岛风电一期续建和技改工程完工后,年发电量可达2000万千瓦时。

回首页】 【论坛】【留言板】【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提供多功能太阳能旅游景区清洁机
复合材料公路模块
建筑一体化太阳光热系统
全天候太阳能光热灶(图)
太阳能空天飞行系统
工厂生态环保化综合解决方案(图)
太阳能光电池管及太阳能热电一体化系统
微型太阳能电动个人助行车(图)
折叠翼太阳能电动汽车
模块化智能型立体车库系统(图)
变电站远程图像监控系统 (图)
太阳能·风能协同海水淡化系统(图)
模块化智能型生态环保住宅(图)
生态型绿色系列复合材料建筑模块(图)
家庭可再生能源协同供应系统 (图)
太阳能·地能协同供应系统 (图)
复合材料公路模块(图)
建筑一体化太阳光热系统
太阳能、地能空调系统
家用太阳能·风能协同发电系统
太阳能客车空调系统技术
油气井井下径向群钻系统(图)
老油井再生井下处理技术及设备
全天候太阳能光热灶(图)
太阳能光伏灌溉系统技术项目
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热装置技术
提供多功能太阳能旅游景区清洁机
  • 种植出来的未来产品生态包装容器
  • 2010年上海照明不用电
  • 2006年中国籍发明家将首次蝉联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 人类未来所需食物主要来源于一种"粮树"
  • 未来的个人交通工具
  • 太阳能利用装置的发展
  • 奥运商机:能源几何?
  • 太阳能利用装置的发展
  • 美国高空太阳能飞机的目标是替代卫星
  • 飞行汽车:一个不再遥远的梦
  • 制造地球“空调” ?
  •  
    站内搜索
    请输入查询关键字:


     

    专利检索 
    地址:北京大学科技园      发明时空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82629130、8267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