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热点追踪

 

五项措施安全稳定迎峰度夏:今夏用电靠什么保证?

2004-06-21 科技网  

  与不期而至的全国大范围酷热天气相伴,预料中比往年更为紧张的今夏用电高峰也提前到来———6月11日、12日两天,全国统调日发电量就已分别达到59.67、59.40亿千瓦时,超过去年夏季同时也是去年全年的全国统调最高日发电量58.72亿千瓦时。这个夏天,缺电之苦会更猛于去年。
  对于“电力供应不足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和薄弱环节”这样一个总体判断,我们可以作一些稍微详细的分解:来自国家电网公司的最新估计称,今年夏季电网将面临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为严峻的缺电局面,预计今年夏季全网电力供应的缺口将达到3000万千瓦左右。这一估算是根据夏季用电高峰时期的负荷变化特性,以及目前电力增长态势和电网拉限电情况,并结合各地新增电力报装容量而作出的。其中,华东电网最高负荷将达8710万千瓦,电力供应缺口在1800万千瓦以上,持续性缺电将延续;江苏电网预计最大电力缺口为855万千瓦,浙江电力缺口678万千瓦;华北电网(不含山东)最高负荷将达4600万千瓦,电力供应缺口490万千瓦;河北南网、山西电网及蒙西电网形势尤为严峻;华中电网最大负荷将达5425万千瓦,电力供应缺口385万千瓦;川渝电网最大负荷将达1607万千瓦,电力缺口200万千瓦;只有西北电网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量略有短缺,但受黄河来水影响较大;东北电网电力供需保持平衡略有富余。

  除上述电力资源总体不足之外,电力需求结构不合理,高耗能行业的快速扩张和部分地区用电量的迅猛增长,以及电煤等一次能源供应不足、电网输送能力有限、高温拉动空调负荷大幅度攀升等各种因素影响,将造成区域性、时段性、结构性缺电矛盾加剧,今年夏季拉闸限电的规模、地区和时间比去年进一步增加是肯定的。事实上,目前已有24个省级电网不得不采取拉闸限电措施。

  6月16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调整南方、华东、华中、华北4个区域电网的电价;此外,西北、东北电价疏导方案也将于近期确定。此次调价,除了解决电网投资还本付息、电煤涨价、新投产发电机组定价等技术性问题外,运用价格杠杆进行区域性、结构性电量调节和高峰消解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不过,调价主要作用的还是电力供需关系的“需求侧”,类似的“需求侧管理”长期以来一直是科学合理地调配电力电量的较为公众所知的有效手段,如电价调整,各项错峰避峰、削峰填谷的措施等。那么,电力供需关系的另一重要方———“供应侧”,又如何保证我们安全、稳定用电呢?

  就在国家发改委宣布电价调整的同时,国电公司在其公布的今年迎峰度夏预案中推出五项措施,涵盖了电网安全措施、电网安全生产基础、超前电网建设、防汛和大坝安全、需求侧管理等涉及输、变、配电的各个方面,针对今年夏季电网安全将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力求无所遗漏。

  比如,当前网架结构薄弱,比较普遍地存在单变单线、电磁环网、输电断面“卡脖子”等问题;主要输电线路压稳定极限运行,设备普遍重载和满载,如山西、浙江的日最高负荷率已达98.99%和97.8%,很多电网日均负荷率均超过了85%,而正常值应在80%%左右。在夏季用电高峰时电网发生大扰动的情况下,处理不好极可能导致稳定破坏和大面积停电事故。对此,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赵希正要求要超前分析、超前控制、周密部署、全面安排落实,针对夏季气候恶劣的特点,加强设备的巡视和维护,尤其是继电保护、自动化、通信、安全自动装置等二次设备的管理,加强对枢纽厂站检查和跨区、跨省等重要输电线路的特巡和夜巡,对存在问题早发现、早落实、早解决。又如电网备用容量不足,安全裕度降低,是各电网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保证电网安全度夏的最困难问题之一。在电网失去大机组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因频率或电压过低而使发电机组连锁跳闸,导致电网瓦解和崩溃。对此,赵希正特别强调电网运行必须保留有必要的备用容量,包括旋转备用和事故备用容量,越是在用电紧张的情况下,越要重视留足旋转备用容量,决不能出现零备用情况。同时,各区域都要制定旋转备用容量的共享办法,在区域电网内使旋转备用容量的大小、分布和使用科学合理。

  一旦出现停电、特别是大面积停电了,怎么办?记者了解到,在国电公司最新颁发的《电力安全预警管理办法》中,有一套分级控制的安全预警机制,其中的《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框架范本,结合电网结构和管辖范围,制定和完善各个层次的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建立自上而下的分级负责的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理体系,提高电网应急处理能力。如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的“三道防线”(即规划设计中的安全稳定性考虑、系统的先进控制技术、应急的“切机”和“切负荷”等控制手段),特别是“第三道防线”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护身符”。

回首页】 【论坛】【留言板】【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提供多功能太阳能旅游景区清洁机
复合材料公路模块
建筑一体化太阳光热系统
全天候太阳能光热灶(图)
太阳能空天飞行系统
工厂生态环保化综合解决方案(图)
太阳能光电池管及太阳能热电一体化系统
微型太阳能电动个人助行车(图)
折叠翼太阳能电动汽车
模块化智能型立体车库系统(图)
变电站远程图像监控系统 (图)
太阳能·风能协同海水淡化系统(图)
模块化智能型生态环保住宅(图)
生态型绿色系列复合材料建筑模块(图)
家庭可再生能源协同供应系统 (图)
太阳能·地能协同供应系统 (图)
复合材料公路模块(图)
建筑一体化太阳光热系统
太阳能、地能空调系统
家用太阳能·风能协同发电系统
太阳能客车空调系统技术
油气井井下径向群钻系统(图)
老油井再生井下处理技术及设备
全天候太阳能光热灶(图)
太阳能光伏灌溉系统技术项目
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热装置技术
提供多功能太阳能旅游景区清洁机
  • 种植出来的未来产品生态包装容器
  • 2010年上海照明不用电
  • 2006年中国籍发明家将首次蝉联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 人类未来所需食物主要来源于一种"粮树"
  • 未来的个人交通工具
  • 太阳能利用装置的发展
  • 奥运商机:能源几何?
  • 太阳能利用装置的发展
  • 美国高空太阳能飞机的目标是替代卫星
  • 飞行汽车:一个不再遥远的梦
  • 制造地球“空调” ?
  •  
    站内搜索
    请输入查询关键字:


     

    专利检索 
    地址:北京大学科技园      发明时空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82629130、8267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