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合作采集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有实质进展。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单位的10余位科学家近日从香港登上德国科学考察船“太阳号”,与德国科学家一起实施《南海北部陆坡甲烷和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形成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研究》项目调查,该调查航次将在中国南海北部海域获取海底浅表层的天然气水合物。
据悉,我国南海北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前景乐观。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2002年、2003年开展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优选出位于南海北部陆坡的东沙海域和西沙海槽,作为合作项目的两个研究区,东沙海域为优先研究区。如这种新能源得到充分开发应用,对缓解我国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有重要战略意义。
由于海底浅表层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条件并不优越,此航次的中方首席科学家黄永祥说:“从海底获取浅表层可燃冰的难度很大,(期望值)成功率不高;尽快在我国南海北部实施海底钻探,是获取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实物的最可靠、有效的方式。”
据介绍,天然气水合物往往同自然环境条件处于十分敏感的平衡之中,当环境变化时往往会导致各种环境效应。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我们较欧美、日本落后了近20年,此次与德方合作,是今年我国在该研究领域中第一次国际合作。通过这一合作项目,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学习其先进技术,利用其先进的技术装备进行调查和地质取样,开展研究,从而提高我国在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方面的水平,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间的差距,尤其是填补我国在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环境研究方面的空白,有助于我们获得关于研究区的更为丰富和准确的资料。
资料
可燃冰——21世纪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与水分子在高压(〉10MPa)、低温(0—10℃)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固态结晶物质,外貌类似冰雪,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被点燃,被形象地称为“可燃冰”。
储量巨大且洁净、高效的“可燃冰”,被公认为21世纪的主要清洁能源,1立方米“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64立方米天然气。目前公认全球的“可燃冰”总能量是所有煤、石油、天然气总和的2至3倍。其开发利用也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前沿之一。
目前中国发现的有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海域是南海北部陆坡、南沙海槽和东海陆坡。专家预测,中国南海海底有巨大的“可燃冰”带,能源总量估计相当于中国石油总量的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