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发明新动向

 

永续发展与绿色交通

2004-06-23 张学孔

  [绿色交通]思维的必要
  二十一世纪的科技,应回归人本及生态环境的关怀,关怀人类前途与生活品质,关怀我们所居住的地球环境。在人类社经发展的过程中,谨慎认知并严守地球环境的承载能力、环境条件,以及自然生态所能容纳的污染量,以避免侵害下一代的持续发展机会。绿色交通的发展理念,即是将现存及创新科技所发展出来的方法与成果,来对目前及未来的交通环境做一整体评估,期使运输系统之发展与建设在满足这一世代运输需求的同时,不危害未来世代需求之能力发展,并在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过程中提供足够的资讯,俾决策单位做全方位的评估。
  永续发展的意义在于改变生活型态、改变建设观念、改变应用科技、改变资源开发与应用方式、改变土地利用观念,来达到地球及人类居住环境[减少消耗与污染]之目的,同时确保[自然资源可以再生复原]之目标。交通运输是经济体系内一环,在日常生活上担负物品及人员移动任务,扩展了个人及工商业活动领域,此类活动却对社会环境有水、噪音及空气污染,消耗天然资源、社区拥挤及阻隔等负面影响。随着经济发展及人类活动空间的扩大,使得日常用品及人员运输需求快速成长。国内运输部门(尤其是公路运输)不论是在石油产品消耗或是在污染物排放而言,均占有相当之比例且逐年增加,对台湾地区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因此,绿色交通本着永续发展的理念,将促进城乡发展、民众生活、交通运输及资源应用等全面性的调整改变。
  过去都市建设常因经济及交通发展的需要而忽略了环境保护及都市景观,使社会付出难以弥补的成本。考量永续发展之理念,将交通与都市生活结合的发展经验,正是台湾地区建设高品质都市生活最该努力的方向。因此,如何有效减少运输系统建设和营运对民众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将交通宁静化与生活化的观念,落实于都市交通的规划建设,实为都市发展与交通运输专业应共同规划研究之目标。此外,私人运具大量使用所造成空气及噪音的污染,更使都市环境及生活品质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回归大众运输及使用低污染的运具,将成为改善环境品质的重要政策。要制定符合社经及环境永续的交通政策,不能单从交通软硬体设施及交通本位着手,应以宏观、前赡及整体发展的思考模式,客观地研析推动绿色交通所需面对的问题。
  基于以上的思维,[绿色交通]系指采低污染、适合都市环境的运具,完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交通概念。绿色交通的意义是人类完成社经活动所需各种运输方式,能符合生态均衡及环境容忍力之基准,进而创造适合人类居住环境,并确保人类在旅途过程中达到安全、便利、舒适及可靠等目标。绿色交通之推动,即兼顾人类居住的环境需求,创造美好交通设施及生活环境。
  因此,都市引进捷运、轻轨电车、公车专用道等大众运输系统后,商业区街道下再只是机动车辆活动空间,更是人车共存的生活环境。在郊区的住宅区引进交通宁静措施,禁止过境车辆穿越居家环境,降低交通量确保行人安全,加强儿童上下学在路上安全。在交通需求量降低,交通的环境污染源减量,运输走廊空气品质改善后,促进市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对邻里之社区提倡人行步道及自行车道设置等,皆是绿色交通发展之方向。
  永续发展的理念
  回顾永续发展的历程,由1970年代初的萌芽阶段,进入1980年代国际组织与学者的引介,受到全球各国的重视与广泛讨论,到了1990年代全世界各大都市首长聚首达成共识,将永续发展的理念进一步落实在都市政策研拟与各项公共建设之施政方针上。至此,永续发展的理念不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确实在地方性组织与民众力行的课题。
  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倡导永续发展的重要性后,OECD进一步指出都市达成永续性的两个原则:[机能与自我调节成长原则]以及[最少废弃物原则]。
  然而,[永续都市]之观念绝非仅止于环境保护,它必须是藉由经济及社会的调整以减少对环境保护的需求。因此,已开发国家在发展永续性都市时,其整合策略包括运输规划与交通管理、土地使用与住宅规划、能源保护效率、减废与回收、改善社区的可居性,永续,陆的行政组织等六项。
  永续都市的理念在联合国多个相关国际组织与学者先后广泛讨论后,受到世界各国相当的重视,各国政府在制订都市发展政策时都以永续都市发展为最终目标。
  综观世界各国在发展永续性都市的六项整合策略中,有一项系需要应用良好的运输规划与交通管理来达成,二项需要透过上地规划与社区发展来达成:而运输系统规划或运输管理方案之形成,一般认为可以透过[环境永续性]、[经济与财务永续性]以及[社会永续性]等三方面的永续指标来进行审视。因此,[大众运输导向之都市发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理念即为都市朝向永续发展的正确方向,结合[安全、可靠、效率、环保]以及[速度快、运量大]的永续大众运输系统系永续都市发展的最佳选择,唯有将都市设计、土地使用与大众运输系统紧紧相结合,并在追求财务自给自足的本质上,创这可居性、便利性、自足性并重的高生活品质都市居住环境,方能符合台湾地区追求永续发展的目标。
  除了[环境]、[经济与财务]以及[社会]等三方面永续性指标外,[政府政策永续性]亦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经由都市发展与运输建设落实过程之检讨,而提出另一项重要的永续指标。换言之,各项交通运输建设方案必须能有政策持续性,能够不因政府公部门人事之变更而有所延误或改变。都市发展与交通运输专业应在政策共识形成之阶段,即考量各方案的[政府政策永续性],而进行妥善的规划与设计。
  大众运输导向之都市发展理念 由于运输系统为社区基础设施非常重要的一部份,而社区的运输系统对于其土地使用形式与发展的潜力,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运输网路不但影响都市的成形与区域土地使用的形式,对城际工作和非工作旅次的运输需求型态也有重要的影响。
  受到[永续都市发展]思想浪潮的激发,都市学家正突破传统的城市规划,引进TOD理念,以期经由提倡混合土地使用以鼓励大众运输的使用、提高行人搭乘旅次,作为都市发展的另一种规划方向。综合各国学者规划理念·TOD发展模式有下列五点特性:
  1.必须有相当人口密度与规模,方能鼓励民众使用大众运输。
  2.住宅区、工作区及零售商店必须散布在运输系统沿线。
  3.必须包括各种都市活动、工作和购物机能,且需在步行可反之范围。
  4.必须建构在棋盘式的大众运输系统与路网上,而非过支去一般以公路导向(Hrghway-Oriented)或小汽车导向  (Automobile-Oriented)之高快速公路、主要干道、次要干道和地区街道所形成的道路系统。
  5.以TOD概念设计的都市,均配合良好都市景观以及人行步道系统,以鼓励民众使用大众运输工具。
  此外TOD之设计规划必须达到三个重要公共目标:
  1.鼓匡居民以大众运输为主要交通工具,而不使用私人运具。
  2.透过规划设计、经由内化外部影响之机制,将周边道路系统因私人运具而产生的拥塞降到最低。
  3.提高人行步道及大众运输系统之使甲而作整体规划。
  由以上TOD理念及规划目标观之,其政策推动必须包括发展型式、数量,以及空间和其他相关法规之制定。TOD相关法规系适用于准许大众运输场站周边地区高密度的发展,也会赋予一特定地区较多样化的土地使用型态;另外,根据国外已有的法规,TOD相关法规具有相当的空间弹性,将高度发展地区至大众运输系统间的距离最小化,以保障大众运输提供的服务品质,提高该地区居民在工作、就学,以及参与其他社经活动使用大众运输系统之意愿。TOD相关法规亦可突破传统之都市设计规划指导方针,使得混合式的土地使用不但能够相容共存,更能在机能上与大众运输系统之关联性更为密切。
  由于传统的土地使用管制方法已无法解决长期性的地区交通拥塞,因此现在社区利用创新的弹性土地使用分区管制,以便有效的改变现况。同时,应具体的透过税费制度与交通管理措施,使私人运具使用者感受到应付出的社会成本,达到社会永续与公平交通环境之目标。
  具体实现TOD理念之行动方案,可以利用[大众运输村]之构想予以说明。大众运输村系将都市设计、运输与市场经济等学科结合而咸,其部分系为了创造一个鼓励大家多使用大众运输系统社区,而同时亦包含了邻里凝聚力、社交、保安、公共安全与社区活化等相关目标。
  就其发展核心来说,大众运输村系一紧密简洁且混合使用的社区发展:运用巧妙的设计让捷运车站穿梭其间,使得居民、工作者、购物者愿意减少小汽车的使用,而愿意搭乘大众运输。大众运输衬之发展与捷运车站距离约400公尺,也就是大约步行五至八分钟之距离。大众运输柯之中心位置为捷运或其他大众运输直站,再以大众运输场站发展出市民与公共空间。大众运输场站系居民与通勤者用以与区域外地区联络的主要场所,它可以提供方便、快速的方式通往市中心或主要活动中心,可以是一个复合运输场站,而周围之公共空间与开放游戏场所等在重要节日或庆祝活动时,往往汇集大量人群,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新传统]发展与新都市主义搭上流行列车,纷纷以小巧、精致的都市设计来吸引并鼓励居民多步行以代替小汽车。这些良好的[新传统]都市设计通常都成为商业中心,大多数居民可步行到达市中心,它具有四通八达以大众运输为主的格状路网,街道不强调宽敞,但区隔行人与私人运具,混合的土地使用,高密度发展但多变化的建筑形式。此外,大众运输村最独特与显着的是大众运输车站,其周边的公共设施机能也同时拥有许多传统社区应具有的特点。
  换言之,大众运输村并不只是毫无灵魂的实体,在大众运输村理念背后有着社会与经济永续之具体考量。在社会永续方面,大众运输村可以让居民在步行的同时增加面对面的接触,避免今日普遍存在之小汽车导向都市发展而衍生年龄层、社会阶级等区隔化社会,以及享有较高社会阶级的民众为了安全起见,将自己锁在小汽车内之现象:相反的,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结合里民中心与亮丽明显的大众运输场站,将会使民众自然对社区产生归属感,此即永续发展中[社会]永续面实现的重要一环。此外,大众运输村当然也必须在经济与财务上能自给自足。
  创造一个具有大众运输系统的美好环境与都市景观,除了要比其他的地区能够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外,更能创造商业的实质利益。首先,都市区位中在捷运、轻轨电车、公章专用道等大众运输系统与场站附近的优势,必能提高房地产本身的价值,也能够有较高的租金收入,如此亦可-以增加政府税赋的收入,大众运输村则可以达到自给自足的目标。
  落实大众运输村具有[密度]、[混合使用]与[设计]等合称3D的实质特定属性,一般认为该特定属性与其他运输系统有明显不同,此亦是使用大众运输人数增加、让大众运输村能够成功的三个面向。
  密度系指至捷运站合理的步行范围内,有足够的居民及通动者,足以产生较高的搭乘旅次而言;混合使用系指混合土地使用、房屋型式以及大众运输村内各种人车流通型式:而设计系指良好的都市设计有助于步行、自行车与搭乘大众运输系统等相关实体建筑或基地配置。
  从许多面向来探讨,大众运输村可以增加选择:开启更多民众对运具的选择、对居住与工作地点的选择及休闲渡假地点与方式的选择。大众运输系统对大多数不住在都市的人们来说并下实用,因为搭乘人数不多,需要等候很久,驾驶小汽车较为便利;相反的,对于住在有大众运输系统的都市居民来说,开车停车再辗转到目的地是相当麻烦不便的。因此,大众运输村提供完整以人本为中心的大众运输网路系统,正好将社区与大众运输车站紧紧结合在一起,透过大众运输车站为大门,使捷运、轻轨电车、公车专用道等大众运输的舒适与可靠服务深入每个家庭,大众运输村将带给民众更多行的便利与选择,此即绿色交通环境的具体实现。

回首页】 【论坛】【留言板】【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提供多功能太阳能旅游景区清洁机
复合材料公路模块
建筑一体化太阳光热系统
全天候太阳能光热灶(图)
太阳能空天飞行系统
工厂生态环保化综合解决方案(图)
太阳能光电池管及太阳能热电一体化系统
微型太阳能电动个人助行车(图)
折叠翼太阳能电动汽车
模块化智能型立体车库系统(图)
变电站远程图像监控系统 (图)
太阳能·风能协同海水淡化系统(图)
模块化智能型生态环保住宅(图)
生态型绿色系列复合材料建筑模块(图)
家庭可再生能源协同供应系统 (图)
太阳能·地能协同供应系统 (图)
复合材料公路模块(图)
建筑一体化太阳光热系统
太阳能、地能空调系统
家用太阳能·风能协同发电系统
太阳能客车空调系统技术
油气井井下径向群钻系统(图)
老油井再生井下处理技术及设备
全天候太阳能光热灶(图)
太阳能光伏灌溉系统技术项目
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热装置技术
提供多功能太阳能旅游景区清洁机
  • 种植出来的未来产品生态包装容器
  • 2010年上海照明不用电
  • 2006年中国籍发明家将首次蝉联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 人类未来所需食物主要来源于一种"粮树"
  • 未来的个人交通工具
  • 太阳能利用装置的发展
  • 奥运商机:能源几何?
  • 太阳能利用装置的发展
  • 美国高空太阳能飞机的目标是替代卫星
  • 飞行汽车:一个不再遥远的梦
  • 制造地球“空调” ?
  •  
    站内搜索
    请输入查询关键字:


     

    专利检索 
    地址:北京大学科技园      发明时空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82629130、8267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