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培养跨世纪的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呼唤,教师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怎样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本人谈三点体会:一是设计开放性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精心设置课堂实验方法,诱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三是提出扩散性问题,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培养创造能力 体会
我国现在推行素质教育,其目的是要提高教育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构成学生整体素质的因素很多,但其核心与本质是创新教育。俄国著名学者列·托尔斯泰曾经这样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摹仿和抄袭。”当今社会已进入一个知识激增和科技竞争的时代,培养适应时代的科技人才就成了当务之急。1999年6月15日,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用较长的篇幅说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性,他指出:“如果仅仅靠利用自己的廉价劳动力、消耗自然资源,依赖外国现成的技术方法来发展经济,而不是努力提高本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努力提高本国的知识创新技术和创新能力,那就会在国际经济竞争格局中处于被动和依附的地位,就必然会进一步拉大同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因此,在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过程中,注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什么是创造,各家表述不一。我国的《辞海》把创造解释为“首创前所未有的东西。”有的学者认为:“创造就是把已知的经验重新组合,产生具有新价值的东西。”还有的学者认为:“创造是将互不相关的观念进行重新组织、推理的综合能力。”这三个不同的定义,可以说是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什么是创造,也可以说三者是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创造所包涵的主要因素,即创造是应用创新思维,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分析,最后组合出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对学生而言,虽然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某些发现并不处于科学研究的最前列或是前人已经发现的成果,但对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却是十分有意义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要能够敢于突破前人的旧框框,突破自己的老一套,使自己从保守封闭,万事拘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开展独立思考,进行创造性思维,经常考虑问题的新解答、新方法、新结论。教师则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精心设计好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课堂教学结构。
一、设计开放性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会学生掌握前人总结出来的书本知识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重要的是通过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要把培养学生创造力作为一项教学任务,要用现代启发式进行教学,启发的关键在于设置一种开放性问题情景,将常见的知识设计成非常规的问题,即一种具有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景,使学生时时感到不足,又时时获得思考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探索与创造的热情,并不断调空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中进行学习。
提问是化学教学中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常用手段,简便易行,适用广泛,受到广大化学教师的青睐,经常从不同的角度、形式、方式进行提问,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创造力有显著的效果。如,在进行“H2S的还原性”的教学时,开门见山提问:⑴H2S是酸性物质为什么不能用浓硫酸干燥?⑵H2S和浓H2SO4发生的是什么类型的反应?H2S在反应中作氧化剂还是还原剂?学生总以为酸性气体可以用酸性干燥剂来干燥且酸与酸是不起反应的,在教师的设问下产生疑惑,一下子把学生探求的热情激发起来。在这种求知心切的心向下,根据氧化还原概念,师生共同剖析,探索H2S的还原性质。又如在进行“盐类水解”的教学时,当学生已经掌握了正盐水溶液的酸碱性时,可以提出这个问题:酸式盐的水溶液是不是都显酸性呢?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认为酸式盐的水溶液一定都显酸性,这时,让学生用pH试纸分别测NaHSO4、NaHCO3、NaHSO3三种盐的水溶液的pH值,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酸式盐不一定显酸性,此时,教师可趁热打铁紧接着问为什么有的酸式盐溶液显酸性,有的酸式盐的溶液显碱性呢?对此学生脑子里充满疑惑,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此时教师稍加点拨,指导学生从水解和电离两个方面的强弱考虑,通过讨论、分析,就拨开疑雾、水落石出地露出了本质所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也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寓知于乐,以趣激学。因此,在教学中必需尊重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永远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也就有了取之不竭的创造冲动的源泉。
二、精心设置课堂实验方法,诱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从直觉思维开始,而实验是引导学生进行直觉思维的最好方法。实验中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各种变化,以及伴随变化的各种现象都能刺激学生的神经中枢,使学生处于高昂的思维状态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化学实验优化课堂教学,变演示实验为探索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提供机会,使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地参与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不仅要让学生看“热闹”,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看“门道”。
在讲“蜡烛的燃烧”时,让学生观察蜡烛和蜡烛燃烧现象后,要求每个学生用一支小玻璃导管通入到火焰中将可燃性气体导出,点燃又产生个小火焰,使学生认识到由于这种可燃性气体,蜡烛才能够燃烧并产生火焰,接着要求学生用一空纸筒罩在燃着的蜡烛外面,观察到有大量黑烟产生从而说明了其不完全燃烧,另外,用干燥小烧杯和澄清石灰水又使学生认识到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探索知识的奥秘上来,又如在《钠的性质》一节中,可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通过让学生做钠和水反应的实验,引人入胜的奇妙现象,立即将学生的情绪刺激到高潮,然后因势利导,提出如下问题:⑴金属钠为什么浮在水面上且熔成闪亮的小球?⑵小球为何会在水面上不停地游动并发出咝咝声响?⑶水溶液为何变红?这样学生急于弄懂各种现象的原因,激发了求知欲。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钠为什么活泼?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式存在?工业上采用什么方法制备金属钠?经过讨论最后总结出:物质结构决定着性质,物质性质决定着用途、制备和存在,从而达到诱导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三、提出扩散性问题,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知识越丰富,越有可能有创见,但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光靠广博、深厚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具备相当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所谓的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它与创造力有直接联系,是创造思维的中心。培养发散性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发散性问题来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提出的发散性问题,不能限于记忆型的,也不是寻求唯一正确答案的,而要有创造性的变动型的内容,让学生产生或提出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具有独创性的想法、解法、见解和可能性。
如在复习烃的衍生物知识时,可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证明乙酸、苯酚和碳酸的酸性强弱关系;在讲电解质时,要学生通过实验证明乙酸是弱电解质等。又如在讲完电解质概念后,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并使学生真正理解其实质,可设置这样的几个问题:⑴下列物质中哪些属于电解质?哪些属于非电解质?哪些物质能导电?(a、氯水
b、氯化氢 c、乙醛 d、石墨);⑵氯化氢的四氯化碳溶液能否导电?⑶氯化钠晶体不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晶体中不存在离子,这种说法是否正确?⑷氧化钠、三氧化硫的水溶液均能导电,能否说它们都是电解质?为什么?学生们通过讨论可认识到,原来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而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以及电解质导电的实质。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这类发散性问题的训练,学生就不是简单机械的模仿,而是把注意力转向对问题的实质的把握上,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使他们养成分析、探索、猜想等习惯,积极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学认为学生的创造思维一般属于初级层次,但随着知识面的拓宽及知识的深化,会又量变到质变,将会朝着中、高层次的飞跃。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求索、好胜、独创、发散性思维等学习心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书本知识,更要培养他们认识事物的深刻性和勇于创新的开拓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