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转弯,请注意!”,耳边听到汽车转弯的声音提示,就让人想起了孔利明,想起了他曾成功研制的目前已到第七代的“通用转向语言报警器”。这个当初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汽车电气修理工,如今成为成果赫赫、贡献卓著的全国劳模、工人发明家,孔利明在宝钢这个现代化钢铁企业里,演绎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传奇故事。
向“洋专家”叫板
“进口设备与技术并不是高不可攀,关键是推翻洋专家的结论,要敢于冒风险,要熟悉它、掌握它、改变发展它。”这不是豪言壮语,而是孔利明踏踏实实的行动指南。
那是在宝钢建厂初期,承担生产运输任务的大都是从日本、美国引进的重型车辆,孔利明发现蓄电池等易耗件用量太大,而进口货的使用寿命只是国产品的2倍,价钱却是6倍。可驻厂的日本专家却一口咬定:中国蓄电池不可能在进口车上使用,必须从日本进口。孔利明想去问个究竟,日本人根本不理他,分派他去干些杂活儿了事。孔利明咽不下这口气,利用业余时间,做了大量实验,探索出一整套进口车辆与国产蓄电池搭接使用的方案。孔利明的方案推广以后,效果非常明显,第一年就为宝钢节省外汇15万元。现在回忆起来,孔利明说:“其实这项成果技术难度并不大,进口设备与技术并不是高不可攀,关键是推翻洋专家的结论,要敢于冒风险,要熟悉它、掌握它、改变发展它。”
勇于探索,勤于探索使孔利明走在了技术的最前列,克服一个又一个生产技术难题。
1998年9月的一天,宝钢从美国引进的装载机启动电机的头壳突然断裂,随即掉进了发动机底部,发动机上只有一个手臂粗的洞,有1米多深,头壳在什么地方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用磁铁也不行,因为发动机里面全是铁的,装载机马上熄火,“瘫痪”了。如果等美国专家来维修,两三个月的停产损失就在30万元以上。孔利明只说了句“给我一晚上的时间”,就揽下了拯救“洋机”的活儿。
孔利明把自己关在“家庭实验室”里苦思冥想,迷迷糊糊天已发亮,由于劳累他那老毛病胃溃疡又发作了,但是这胃痛的感觉却让他一下子来了方案。他想,洞内异物得先探方位,犹如胃镜检查胃底的溃疡,那么那种不开刀的手术也是由内窥镜定位,再伸进手术刀进行操作手术。而现在机器的情形岂不雷同?他立即兴奋万分,打开“百宝箱”,找出平时悉心收集的电视摄像头、红外光源,利用胃窥镜原理,做了个简易的探视头,果然第二天顺利把断裂物取出。又是一个新发明!没拆一个螺丝钉,卡特装载机顷刻之间“恢复了工作”。
库存的成品钢卷常被腐蚀生锈的问题困扰着他。孔利明与创新小组组员发现,行车空调的冷凝水从高空飘下,洒落在裸露的成品卷上,形成斑斑锈迹。他们动手设计了10多套方案,可没有一个满意的。那段日子孔利明经常在家里做试验,弄的家里到处都湿漉漉的。满室的水雾,使家中的电脑受潮坏掉了。正当孔利明百思不得其解时,家中的挂历《雾中黄山》让他豁然开朗,“如果让水变成冷雾,在冷轧厂温度这么高的环境里,冷雾就飘走了。”他马上动手,走进卫生间,用电炉对着房间加热,使房间与冷轧厂房内的环境相似;又加一台风扇,让室内空气流通;接着利用机械震荡原理,使水变成冷雾……创新小组根据这一思路制作了一个蒸发器,顽症彻底解决了。
与日本人争锋
“人生好比金字塔,底座越厚实,顶点就垒得越高。”初中文化的孔利明时时提醒自己努力学习各种新的知识“厚积薄发”,他心中的目标却永无止境,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追求也永无止境。
随着创新攻关领域的拓展,孔利明意识到自己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上世纪八十年代,孔利明家里和其他宝钢职工家里一样,陈设俭朴,可有两处却近乎“奢侈”,这就是他家的报箱和家庭实验室。孔利明每年都要花费600多元钱订阅各种技术报刊、杂志,如《电子技术》、《汽车知识》、《无线电》,随着他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又增加了《电脑天地》、《软件报》、《法律知识》……以跟踪最新的技术信息,垒实自己的“知识底座”。
为了从问题中“觅宝”,孔利明家的书房变成了工作室,大大小小柜子是“百宝箱”,里面线路板、雷达、试剂等“各就各位”。“孔发明”自己掏钱添置的精密仪器比家具还值钱,单价都在万元以上。身处这座“宝山”的孔利明,有一双随时捕捉问题的眼睛、一副穷追不舍的脑筋,最终把一个个问号变成惊叹号。
“孔发明”是个碰到问题就兴奋的人,仅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创新发明就有400多个,但大多他都没空去申报专利。如今的“孔发明”,身边总带着“三宝”:数码相机、录音笔和手提电脑。出席重要会议,“三宝”齐用可在第一时间传送现场内容。他发明的数码相机充电连接器,仅用1个零件和3根电线就能让数码相机向电脑传送照片时兼带充电,并申请了专利。没想到3个月后,日本索尼公司也找到这个窍门,兴冲冲来华申报专利,却发现被一个上海工人抢了先,无可奈何铩羽而归。
50岁学电脑
孔利明神了!在平凡的职业岗位上,闪烁着事业的光芒。这位30岁学英语、40岁学打字、50岁学电脑的“怪才”,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汽车电气修理工,到宝钢运输部解决现场工作难题的“总指挥”,他每年总会搞出许多让人拍案叫绝的发明专利。
孔利明累计为宝钢解决了各类设备的疑难杂症340余个,创造经济效益1400余万元;共完成科研项目22项;自1996年起,连续五年摘取中国专利新技术博览会金奖。他发明的“废钢装卸防坠增效”和“启动点磁铁强最大值提示器”、“温控起重电磁铁”等多项技术,使宝钢港机作业安全率达到百分之百,效率提高了30%%以上。孔利明研制的我国第一台“高温物性熔面自动定位仪”,实现了对高温熔面的自动定位,工作精度比原来提高了60倍。这项新颖的设计不但能应用于测试分析技术,还能广泛应用在化工、冶炼等领域的高温熔面监测定位等控制技术。
每月申请一项专利
“发明创造并不是工程师、专家的‘专利’,只要肯动脑,能吃苦,专利也是咱工人的”,孔利明用自己的行动树立了科技创新型知识工人的新形象。
孔利明意识到,宝钢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同时,为了购买专利的使用权也花费了巨额外汇。他不禁心里一动,自己在工作中的小发明、小革新不也是“知识产权”吗?为什么不能申请专利?知识和技术已经成为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难道我们工人的形象就永远是满头大汗、一身油污吗?在宝钢这样的现代化企业,工人一定要参与科技创新、向知识型方向转化,也让外国人看看中国工人的智慧和能力!
也有人觉得孔利明的发明创造太简单了,如汽车转弯报警器等,都不是高难度的创新。其实,任何伟大的发明创造在产生之后都是最容易解释不过的事情。纷繁复杂的宏观物理规律不也是归纳为牛顿三定律吗?孔利明的一些发明创造也许有人早就想到了,但是没有做到,而孔利明则是想到了,做到了,发明创造也就出现了。孔利明就是这么一个想到做到的人。
他用身边的故事向大家传递了一个信息:当代工人不该仅仅是出大力、流大汗的形象,更应该是集智能、技能、体能于一身的新型工人形象。
荣获1997年第六届中国专利新技术博览会金奖的“汽车电路短路监测定位仪”是孔利明的心血结晶。汽车电路短路故障经常埋藏在装饰隔层内,位置很难判定,最让汽车修理工头痛,弄出个短路定位仪是孔利明多年的愿望,可一直没有头绪。实验,一次次以失败告终,那些要花上几十个小时才能做成的线路板还是在试验中化作缕缕青烟,希望一次次化作泡影。这引起了家人的不满,他爱人说,这科研发明是工程师的事,你又不是科技人员,瞎起哄!可是孔利明简直着了魔。一天,他带着七岁的儿子去影剧院看电影《地雷战》。看到影片中日本鬼子用探雷针满地找雷时,脑际灵光一闪:做一个能找到短路点的“探雷针”,问题不就解决了?他豁然开朗。
从1996年到1999年,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平均每月就有一项专利获受理。到目前,他撰写的专利申请书共64份,达30万字之多。
有100多名“徒弟”
孔利明坚信,“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孔利明的创新团队在宝钢活跃起来了。
许多人觉得搞发明太神秘了,而工人搞创新,难!徒弟问:“那么多灵感是从哪里来的?”“想,多想,千虑一得嘛。”孔利明经常用讲故事、用幽默的呼吁启发诱导徒弟,让他们明白,发明创新就在身边。他常说:“发明创新就在身边,只有善于发现,才能不断创新”。
在孔利明的影响下,2000年孔利明科技创新小组在宝钢运输部成立了,至今已发展了100多名骨干成员。许多工人成了发现问题的专家,甚至成为解决问题的专家,宝钢运输部十分之一的工人因此成了业余发明家。小组成员普通的点检工王小虎的一项成果,使运输部实现了技术贸易零的突破,技术贸易额达200万元。由杜国华、王军等领衔的热轧厂创造发明协会取得了显著成绩。创新的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孔利明发动普通工人参与的创新小组,至今已拥有96项专利、286项技术改进,创造的经济效益超过5000万元。
孔利明至今已在国内招收了100多名“徒弟”,远的通过网络、电话联系,有的徒弟也带起了徒弟。孔利明这颗创新的种子,在宝钢这片沃土上生根、开花、结果;“孔利明式团队”创新活动也在蓬勃开展,这个执著追求的工人发明家,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走在宝钢这片热土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