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信息

 

高耗能工业“大跃进”电荒拷问中国节能机制

2004-08-16 新京报
 

  专家认为,市场力量对实现节能潜力的贡献率只有20%,节能同环保一样,政府必须起主导作用

  8月,闷热天气烘烤京城。近一周内,北京市市民连续接到有关部门的两道“节电金牌令”。

  8月3日,北京市政府向全体市民发表公开信,号召大家“不大开水龙头”、“少开一盏灯,少开一小时空调”、以最大限度“减少水电消耗”。

  8月10日,北京市发改委宣布从11日起在媒体公布次日全市用电负荷和用电指标,将以黄橙红三色对电力供需情况进行警示,企业和市民当提前做好准备,采取节电措施,如少开空调或将空调温度调高等。

  在稍早的6月的第一个周末,曾培炎副总理更走进北京月坛的社区,告诉老百姓每人每天节约1度电,全国每天可以节约13亿度。

  在席卷神州的能源短缺面前,如今,一股节电节能的全国总动员正在以政府令的形式展开。

  但为何全国各地都纷纷重新拾起多年不用的节约能源的老办法?这次席卷全国的能源短缺,肇始何处?如今,经济体制的转轨为中国当前的节能行动带来哪些挑战?

  如何使政府倡导节能转化为微观主体的自觉行动,成为中国目前设计节能政策体系的关键;以倡导市场激励手段节能的节能自愿协议,能否从山东的试点走向全国?

  电荒与高耗能工业的“大跃进”

  “高耗能工业已经成为能源消费增长的主导力量,某些高耗能产业发展势头过猛,打破了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超出了资源的支撑能力,这是导致当前能源紧张的主因。”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曾智泽博士向记者这样解释当前能源紧张的原因。

  曾智泽说,近年来,我国长期以来产业结构低度化的矛盾十分明显:一些高耗能的产业如钢铁、电解铝、水泥等比重过高,而低耗能、高附加值的产业如电子信息、精密制造和第三产业比重过低。

  “同时,近年来,全国各地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超常规发展,更加剧了这种矛盾。”曾智泽认为。

  以电力消耗为例,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数据说,今年1至4月,冶金、化工、电力、有色、建材等5个高耗能行业,占到工业用电量的60.1%.与此相伴而生的,是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得惊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能源战略基本构想》主笔、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飞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中透露,从能源利用效率来看,我国8个主要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而这8个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总量的73%。按此推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工业部门每年多烧掉了约2.3亿吨标准煤。

  “而如果用GDP进行测算,目前我国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是发达国家的10倍。”曾智泽对记者说,“去年以来,全国各地能源短缺传达出的经济信号,不啻于对资源消耗型增长模式的诘责,表明中国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重污染、低产出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如果说高耗能产业的快速成长加剧了当前中国能源短缺的矛盾,那么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则顺理成章地使能源总需求进一步扩大。

  “我国近年来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升,也无形中加大了能源供需之间的缺口。”曾智泽分析说。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能源战略基本构想》课题组研究员王庆一估算,城镇人口平均消耗能源是农村的3.5倍。“目前,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逐步改变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居民消费进入新的结构升级阶段,住房面积增大、家电和轿车拥有水平提高,将使我国人均能源消耗增长。”曾智泽说,“在全球新一轮产业布局中,我国正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世界加工制造基地,一些高耗能制造业正向我国转移。”

  “为此,我国的能源利用在坚持开源的同时,加快能源节流则成为关乎我国未来能源安全的重要内容。”曾智泽认为:“而节流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彻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二则是重拾当年举国上下的勤俭节约之风。”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长期的过程,而大兴节约用能之风则将成为我国直面能源短缺的现实选择。”曾智泽对记者表示。

  重拾节能之风与机制困境

  北京市政府在3日向全体市民的公开信中称,北京市500多万户家庭,如果每户每天都能节约1度电,全市每天就将减少电量500多万度,同时减少煤炭消耗量1635吨、减排二氧化硫150吨、减排二氧化碳4985吨以上。

  同样,按照上海电力部门的测算,景观灯全部关闭后,在整个夏天节约耗电量将达到20万千瓦,相当于三峡电厂目前对上海的供电总量。

  “中国若实施燃油效率标准,仅节油1项,产生的经济效益就相当于三峡工程的总投资。”相关专家分析说。

  毫无疑问,节能的潜力是巨大的。“然而,我国目前除了家电行业引进了强制性的国家节能标准以外,其他领域基本上还是空白。”此前,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众多与会专家不无遗憾地指出。

  不仅如此,王庆一在报告中同时提到,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改善和加强政府节能工作、机构的同时,我国的政府节能管理工作则持续得萎缩和滑坡。

  “同时,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之后,原先对节能项目和产品实行的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经济激励手段大大减弱乃至取消,对节能十分不利。”王庆一认为。

  此外,王庆一指出,由于中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融资困难,企业节能技术研究开发投入太少,因而形成节能设备质量差,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过度依赖进口。为此,节能的技术落后成为中国推进节能的另一掣肘。

  “通过向市民发表公开信、强制性对企业进行拉闸限电,对于能源节约暂时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不能将节能有效转化为公众自身的内在要求,因此绝非长久之计。”相关业内人士对此担心日甚。

  同时,对企业进行限电,选谁动刀?限电对企业造成了损失,谁又来为此埋单?这也成为摆在传统节能措施面前的两大难题。目前,就全国而言,记者了解到,除了上海市对遭受损失的企业进行了损失调查,并表示将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外,其他地方如浙江、江苏等地都还没有为企业埋单的准备。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一个经济主体都越来越强调自身的经济利益,因此,中国节能机制需要尽快实现机制的转变,在政策设计上,应当尽快实现从传统的强制性措施向内在的激励机制转变。”

  曾智泽对记者表示。

  节能自愿协议的山东模式

  “2003年,济钢共节能18.7万吨标准煤,莱钢共节能3.7万吨标准煤;济钢减排二氧化硫3360吨,减排二氧化碳11.2万吨;莱钢减排二氧化硫662吨,减排二氧化碳2.2万吨。”7月30日,在北京北三环中旅大厦举行的中国节能自愿协议研讨会上,山东省经贸委资源处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言谈间,显得极为兴奋。

  去年4月,由国家发改委组织,中国节能协会、美国能源基金会支持,确定在山东省济南钢铁集团、莱芜钢铁集团两个企业进行节能自愿协议试点。因此,山东省是全国第一个节能自愿协议试点省份。

  2003年4月22日,山东省经贸委分别与济钢、莱钢签订协议,就企业的耗能、排污等事项做出强制性约定,参加节能自愿协议的企业则可以享受三项优惠政策:获得中国节能自愿协议试点企业荣誉称号、申请的国债贴息项目优先考虑、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免予检测。

  山东省经贸委的设想是,通过方案试点,除了基本在政府和企业中分别建立节能自愿协议的组织领导与监督管理体系之外,还希望通过试点企业设立节能、环保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节能、环保目标体系和建立节能自愿协议政策支持体系。

  “通过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协议,使企业的节能从原来的政府外在强制向企业的内在要求逐步转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有效的帕累托改进。”曾智泽评价认为。

  2004年6月上旬,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专家组也评估认为,这个节能体系建设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我国当前的实际,重点突出,框架设计合理,是一种机制的创新。

  -名词解释

  节能自愿协议,是目前许多国家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所采取的一种管理模式。它的基本形式是,企业在政府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就实现节能和环保目标,自愿与政府部门签订协议,做出承诺并付诸实施。与以强制标准推行环保节能不同,这是我国政府部门以市场手段推动节能事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无一例外地采取这种节能模式。

  -观点

  节能自愿协议大范围推广需要政府参与

  “节能自愿协议可为工业企业参与者规定清晰的、可测量的环境效益目标,并包含有效的责任机制,主管部门也可以根据具体的协议情况,担负起特定的责任。同时,企业通过履行协议,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污染、提高了信誉,使生产得到了可持续发展。”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王学军这样评价自愿协议。

  在美国能源基金会等机构的支持下,王学军近年来一直跟踪研究自愿协议在中国的发展实践和理论探讨。他将能源和环境政策的发展分为强制手段、市场手段和合作行动等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而环保和能源合作行动的开展以政府、企业和公众对保护能源和环境的自觉行动为前提,显然和中国目前的现实相距甚远,而节能自愿协议与市场手段正好互相暗合。

  但是,王学军对记者也表示了类似的担忧。他认为,一些自愿行动只适用于某些节能和能效等技术选择可供采用的领域,同时只在少数大公司或某些特定行业中才能很好地起到作用。实践证明,在某些有大量中小企业的行业中,很多自愿协议活动可能失败,除非有非常强大的传统法规和其他政策工具予以支持。

  “同时,实行自愿协议的关键,需要相关的激励政策体系的建设和制定系统的管理、监督、评价体系”。王学军认为:“中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相关政策体系。就目前而言,如果不采用激励政策,而仅仅是提供‘媒体披露’和‘发牌’,则对企业的吸引力有限。”

  王学军同时指出,企业的信用、统计数字和评估的准确性如何,都是最后达成自愿协议和得到良好实施的障碍。目前,中国很多省市的政策环境和企业本身还不能达到此要求。

  相关专家为此指出,由于节能具有公共事务性质,市场的作用很有限。据世界银行研究表明,市场力量对实现节能潜力的贡献率只有20%.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表明,节能同环保一样,政府必须起主导作用。

  否则,一种有效的帕累托节能改进措施,更可能形成无果而终的尴尬局面。

 
回首页】 【论坛】【留言板】【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美电力竞价优化管理系统进入中国发电市场
“863”生物质气化发电示范项目取得进展
德国科学家发明油水混合燃料 柴油中含50%水
大喜大悲出灵感,情感刺激影响大脑创造力
太阳能空天飞行系统
工厂生态环保化综合解决方案(图)
太阳能光电池管及太阳能热电一体化系统
微型太阳能电动个人助行车(图)
折叠翼太阳能电动汽车
模块化智能型立体车库系统(图)
变电站远程图像监控系统 (图)
太阳能·风能协同海水淡化系统(图)
模块化智能型生态环保住宅(图)
生态型绿色系列复合材料建筑模块(图)
家庭可再生能源协同供应系统 (图)
太阳能·地能协同供应系统 (图)
复合材料公路模块(图)
建筑一体化太阳光热系统
太阳能、地能空调系统
家用太阳能·风能协同发电系统
太阳能客车空调系统技术
油气井井下径向群钻系统(图)
老油井再生井下处理技术及设备
全天候太阳能光热灶(图)
太阳能光伏灌溉系统技术项目
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热装置技术
提供多功能太阳能旅游景区清洁机
  • 种植出来的未来产品生态包装容器
  • 2010年上海照明不用电
  • 2006年中国籍发明家将首次蝉联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 人类未来所需食物主要来源于一种"粮树"
  • 未来的个人交通工具
  • 太阳能利用装置的发展
  • 奥运商机:能源几何?
  • 太阳能利用装置的发展
  • 美国高空太阳能飞机的目标是替代卫星
  • 飞行汽车:一个不再遥远的梦
  • 制造地球“空调” ?
  •  
    站内搜索
    请输入查询关键字:


     

    专利检索 
    地址:北京大学科技园      发明时空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82629130、8267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