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据俄罗斯有关媒体12月1日报道,上周四(11月30日)科学家们向外界宣称,大约在6500万年之前,确实曾经有一颗体积巨大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上,并导致恐龙和其他许多动物灭绝。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否定了先前有关地球曾遭大量小行星撞击的理论。
通过对采集自大西洋底部的矿石标本进行分析,来自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们证实,地球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一次几乎导致所有动物灭绝的强烈撞击。
据领导这项研究的地质学家肯-迈克列昂教授认为,在655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曾经有一颗直径达9.6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现在的 墨西哥境内,并遗留下了一座直径达177公里的弧坑(位于尤卡坦半岛,现已被命名为“奇克苏卢布”陨坑)。那次撞击导致了一场全球性的灾难:大量的尘土被抛入大气层,巨大的 海啸和火焰席卷全球。随后,整个地球又陷入持续多年的黑暗之中。
在这段灾难性的日子里,曾经统治地球长达1.6亿年之久的 恐龙彻底灭绝了。此外,大量海生的爬行动物、翼龙和浮游生物也消失殆尽。鸟类虽然也遭受重创,但最终仍有部分存活了下来。哺乳动物们则相对顺利地挺过了这段难熬的岁月,并逐渐成为地球上的主宰,直至拥有高度智慧的人类出现。
科学家们在对属于白垩纪的矿石进行研究后证实,地球当年仅遭受过一颗巨型小行星的撞击,而非大量小行星的轮番轰炸。
科学家们26年前曾在属于白垩纪的地层中发现过丰富的铱--一种地球上分布稀少,但却广泛存在于小行星的稀有金属。这一现象说明,曾有一颗巨大的小行星在地球上爆炸,导致其上蕴藏的铱被散布到了全球。
根据科学家先前提出的一项理论,地球遭巨型陨石撞击的时间并非在6500万年之前,而是要更早一些。
通过对分布在墨西哥北部、德克萨斯、海地、伯力兹和危地马拉等地沉积层中的玻璃圆球进行地质化学分析,科学家们发现,巨型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时间要比生物大量毁灭的时间早大约30万年。(久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