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生力军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方面军。作为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北京大学,积极落实邓小平关于“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指示,在保持和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充分利用人才、技术、信息和科研设施等科技资源优势,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应用研究,在信息工程、生物技术、医疗技术与新药开发、新材料、能源与环保等领域形成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多渠道地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朝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北京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
一、北京大学科研及成果转化概况
1.雄厚的科研实力
北京大学作为拥有百年发展历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形成了雄厚的基础研究实力。目前,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0人、“973”首席科学家13人,国家重点学科8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
基础研究是揭示客观世界事物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原始性创新活动,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应用研究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主要解决“怎么做”和“应该怎么样”的问题,基础研究向人们展示美好的前景,而应用研究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实践将美好的前景变为现实。只有合理地配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资源,才能真正实现科技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紧密结合。北京大学取得的许多重要科技创新成果(如激光照排技术、稀土串级分离与技术、指纹识别系统、钕铁氮新型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复合氧化物燃料催化剂、蓝光氮化镓器件、血脂康、干细胞等)都是在长期、艰苦的原始性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再开发而发展起来的。1982-2001年北京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15项,获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我校王选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卓有成效的成果转化
为加强学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推广力度,我校在1985年成立了科技开发部,此后学校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飞速发展,一大批源自基础研究的优秀科研成果走向市场,成长出诸如北大方正、北大青鸟、北大未名、北大维信等数十家高科技企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1年全校科技开发合同总额达3.2亿元。
作为北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就的标志,北京大学拥有全国高校中最强大的学校控股科技产业。这些科技企业依托北大雄厚的人才和技术实力,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全校科技企业总产值从1994年的10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85亿元。目前,北大科技企业主要分布在与学校优势学科相关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领域,从1994年到2002年,学校科技企业通过各种形式累计回报学校超过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1992年,当时的北京大学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大胆提出在北大周边创办大学科技园的战略构想。此后十年间,北京大学科技园通过“一校多园”模式建立了
“北大留学人员创业园”、“北京大学生物城”、“方正信息产业基地”等,并与国内多个省、市合作,开辟了辐射园区,如深圳的“产学研基地”、“生物谷”,厦门的“生物园”,广东东莞市的方正计算机生产基地等,为北京大学转化科技创新成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近十年来,北大科技园累计孵育信息、生命科学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400多家。目前,入驻北大科技园的高新技术企业128家,核心在孵企业43家,其中归国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18家。在孵企业累计申请专利80项,已获专利授权35项。园内企业承担了2项863计划项目、1项973计划项目、5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园区内超过40%的技术或项目来源于北京大学。
北大科技园还积极组织北大创业计划大赛,支持广大师生创新创业。并积极跟踪学校上游科研活动,努力孵化原创科技成果(如已成功地孵化了生命科学院林忠平教授负责的转基因草项目、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李凌松教授负责的干细胞项目)。截止2002年底,北大科技园建设已投入12亿元,科技企业孵化投入1亿元,园区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产出120亿元。
二、北京大学成果转化的实践经验
总结北京大学近20年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的实践,可概括为:
1.认识不断提高,体制不断完善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北京大学不仅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量优秀人才,还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将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北大科技开发部成立之后,很快就制定推出了《北京大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在总结实践地基础上经过了几此修改,已经能够适应研究成果市场运作的要求,促进了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转化速度的提高。
2.发展原创科技,开发重点成果
在实施“211”和“985”工程的过程中,学校加大了对科研设施建设和高级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使北大承担国家“973”、“863”项目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产出原创性科技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科技开发部每年对基础研究成果的情况,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资助(如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钴酸锂电池材料、干细胞研究等),加强开发力度和中试环节,提高技术成果的成熟度。如自1975年以来北大就一直给予汉字处理系统工程大力支持,经过数学、物理、电子等多学科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成功地解决了汉字字形信息压缩与复原技术等一系列难题,掀起了我国出版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电与光”的技术革命,催生了北大方正集团。
徐光宪院士等一批科研人员在长期艰苦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承担国家首批“973”项目,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建立了适用于稀土元素分离的串级萃取理论,引导了我国稀土分离技术的全面革新,使我国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大国”的飞跃(我国单一和高纯稀土的年产量由1980年的20吨增加到目前的40000多吨,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了75%以上,被国际稀土界惊呼为“中国冲击(China
Impact)”)。
3.多样化的成果转化途径
从基础性研究成果到产业化还有相当长的距离,投资需求也比较大。北京大学积极适应市场经济规则,对处于不同阶段的科技创新成果采用了灵活多样的转化模式。
3.1对研发时间较长的科研项目采取分阶段寻求资助或投入,以降低小试、中试和产业化各阶段的风险
物理学院张国义教授在国家“863”计划的资助下一直研究白光LED固体照明光源,在获得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后,成立了宝龙光电公司(注册资金550万元),该公司几年来一方面支持课题组继续研发,另一方面根据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不断推出系列小产品。目前,该项目已被多家企业看好,已有企业表示了5000万元的投资意向,从而为该技术大规模中试和产业化提供了资金保障。
3.2对技术相对成熟的项目采用直接转让、技术入股、拍卖等转让方式
物理学院杨应昌院士发明的“钕铁氮新型稀土永磁材料”是持续20年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的成果,技术成熟度较高,拥有3项中国发明专利,并申请了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国际专利。2001年通过技术股权拍卖方式融资5800万元,成功地实行了产业化。北京大学因此获得1500万元的技术补偿费和2900万元的技术股权,创下了北京大学单项技术转让收益的新纪录。
化学学院林炳雄教授研制的稀土复合氧化物燃料催化剂,申请了中、美、欧洲、加拿大等8个国家的发明专利,通过直接技术转让,第一期年生产200吨稀土助剂工程于2001年初建成,年产500吨稀土助剂的二期工程也正在建设中,该项目被评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3.3对基础性较强、应用前景好的项目采取合作开发模式
干细胞研究是国家“973”资助的项目,首席科学家是海外归国留学科研人员李凌松博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专门成立了由其负责的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同时组建了北医基因科技投资公司。北京市科委等部门也在资金上给予了该项目以重点扶持,北大科技园投入资金1500万元。目前,干细胞研究中心已经在角膜治疗、帕金森综合症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并进入了临床阶段。
4.重视大学科技园在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推动大学科学园建设与发展,是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加速科技产业发展、推进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后,学校将北大科技园列入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并成立了由许智宏校长任主任的科技园建设领导小组。2000年,被教育部、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后,北大科技园对其定位、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进行了调整,使之成为北京大学服务社会的窗口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平台。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实践中,北大科技园积极探索,构建了“3M+T(即融资服务(Money)、创业辅导(Mentor)、市场营销(Marketing)和技术转移(TLO))”的创新创业服务模式。
三、展望与思考
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地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北京大学应一如既往地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指示,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保持和强化基础研究优势的同时,切实加强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创新机制和体制,多渠道多模式地转化科技创新成果,为我国早日全面实现小康贡献力量。为此,我们将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进一步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
近年来,北大已经先后成立了国家天然药物和仿生药物研究中心、干细胞中心、纳米科学中心等多个跨学科研究机构,还与北航共建了工程研究中心。北大将继续大力支持建立跨学科、跨院系和校际间的研发机构,并鼓励合作各方联合申报各类项目,争取获得重大创新成果。
2.大力加强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近年来,北大的教学科研环境已有较大的改善,但总体上与世界上一流大学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投入力度,并积极争取国家、地方和企业的支持,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应用研究机构,使得基础研究成果能较快地转变为具有市场潜力的技术。
同时,学校将加强北大科技园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科技园发展规划,加紧建立和完善科技园服务支撑体系,向科技园开放北大的各种科技资源,制定和落实适宜的激励政策,鼓励广大师生入园创新创业。
3.建立合理的科技评价体系
学校现行的科技评价体系主要针对基础科研绩效,下一步我们将对此体系加以完善,将专利申请、应用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纳入评测范围,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约束机制。
4.多渠道筹集应用研究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资金
组织北大的科技创新队伍,积极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积极争取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的支持。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为委托开发和合作研究提供便利。
我们相信,在科技部、教育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北京大学一定会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聚集各种社会资源,成长为世界一流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