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新科技发展观能否贯彻落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科学院所属各科研机构决策层对其内涵的理解。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所长黄伟光表示,路甬祥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新的科技发展观,适时且准确地把握住中国科技发展的现状,具有前瞻性。过去,在中国尚未完成工业化时期,政府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最主要的内涵是一种“工具”,而新的科技发展观明确地把科技活动定义为一种资源,概念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使科技内涵得到进一步升华。 既然科技是一种资源,就意味着有掌握和配置的问题。首先,它需要公众掌握、理解,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其次,它需要在价值链上体现价值。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科技资源以部门内部协调方式进行分配,科技活动完成、鉴定、奖励之后便结束了。 在市场经济时代,科技资源以社会分配为原则,有竞争关系,有投入产出比例关系,社会将会进行评估,优胜劣汰,结果很可能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如今中国正在迈向全面小康,科技活动或科技文化正酝酿大变革。“它与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内涵,更多是体现一种精神追求和一种民族的自信心。这就是何以要‘跨越发展’。”黄伟光说。 中科院自动化所所长谭铁牛表示,“科技应纳入社会大循环”。路甬祥在工作报告中强调,科技是一种社会战略资源。因为科技投入并没有养一批“闲人”,它并非可有可无。 谭铁牛说,众所周知,经济社会发展更多由科技引领,对科技的投入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投入。然而,科技投入的重点是对人的投入,所以中国需要改变重物轻人的做法。以前,科技界在宣传科研成果时,设备展示重于对人的宣传。事实上,一流的设备加二流的人才做不出一流的成果,二流的设备加一流的人才可能做出一流的成果。目前,中国科技与国际同行的竞争,由硬件条件的竞争转向了软环境的竞争,中国必须高度重视对科研软环境的建设和投入。只有体现“以人为本”,抓住了人,才能真正抓住科技的精髓。 另外,谭铁牛认为,过去一些年,中国科技活动主要有六步:申请、立项、研制、鉴定、评奖、归档。这“六步曲”使科技活动没有真正纳入经济活动的大循环,存在花国家的钱(科研经费)办自己的事的现象,因而没有发挥科技的效用,浪费了不少资源。他认为,中国科技活动应由老“六部曲”转变为新“六步曲”,即申请、立项、研制、转化、应用、增值,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科技资源的放大,进入良性循环,实现钱—技术—更多的钱—更好的技术。 谭铁牛说,科技活动是社会大循环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如要改变劳动生产率低、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现状,必须利用自动化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利用智能交通灯缓解城市交通拥挤,使用电动汽车和磁悬浮列车减少噪声,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城市规划与环境检测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跨越,才能实现全社会的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