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发明动态-热点追踪

建设绿色生态环保第四代住宅 追求和谐统一

2004-05-13

  在“福建——香港”周期间举行的基建房地产交流座谈会上,香港著名注册建筑师戚务诚先生提出,为适应住房消费者对居住环境、居住功能等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追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将成为第四代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理念。
  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理念业经历了“坐北朝南”、“亲水近水”和“绿色住宅”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戚务诚指出,“可持续发展”也要求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和发展规划,应在今后开发更新换代型(第四代)产品:以绿色环保居住为理念的“绿色生态环保住宅”。

  “绿色生态环保住宅”是住宅和环境等有机结合体,是根据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技手段,对住宅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合理安排组织,追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高度和谐统一,创造出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以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同时通过控制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以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真正的“绿色生态环保住宅”,住宅小区是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设计小区内建筑内外空间的多种物态因素,能使物质、能源在小区生态系统内部有次序地循环转换,并与自然生态平衡,最终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居住环境。因此,“绿色生态环保住宅”应注重包含多个方面的内涵:

  绿色环境概念:小区绿化要防止过分追求草地绿化、追求绿化的视觉效果的“平面绿化”,而要追求绿化的生态作用,尽力增加小区绿化面积,同时尽量采用“立体绿化”以更有效地吸尘降噪、清洁空气、释放氧气和调节温度、湿度。

  节能、节水概念:充分利用阳光、地热、雨水等资源,同时通过合理设计减少用电、用水等浪费。

  环保无公害概念:在建筑设计上配合物业管理,合理有效地处理住宅小区内生活垃圾和建筑废料,要求达到垃圾和废料处理的环保无公害目标。

  建筑材料的3R概念:以环境保护、保障人体健康、减少能源消耗为宗旨,选择3R(Reusableke可重复使用、Restrorable可再生使用、Recycling可循环使用)材料和对人体健康无害、对环境污染最少的材料和产品,从建筑装饰材质产品、家具产品到施工都必须实施绿色标准化。

  注重屋顶绿化降温概念:人工营造空中绿地,借鉴国外“比奥托普绿化工程”的成功实践和做法,以降低楼宇屋顶温度和改善地区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解决“都市热岛现象”。

  注重立体花园概念:将花园从地面沿着人们的生活路线引入住宅入口、公共走廊、分户入口直至每户阳台,营造一个连续的绿化环境系统;同时促进营造一个生态住宅与自然景观、社会文化相融合的环境。

  注重地下空间开发概念:以“生态空间”为建设目标,在居住区环境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以全局的视角和整体的观念,进行综合性规划和主动开发,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率。

  创造健康生活方式的概念:这是绿色生态环保住宅的最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环境不是点缀,而是生活方式实在的组成部分——因为通过对住宅的营造,根本在于创造、引入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全面切实提高居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理念。

回首页】 【论坛】【留言板】【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太阳能光电池管及太阳能热电一体化系统
太阳能·风能协同海水淡化系统
模块化智能型生态环保住宅
全天候太阳能光热灶(图)
太阳能空天飞行系统
工厂生态环保化综合解决方案(图)
太阳能光电池管及太阳能热电一体化系统
微型太阳能电动个人助行车(图)
折叠翼太阳能电动汽车
模块化智能型立体车库系统(图)
变电站远程图像监控系统 (图)
太阳能·风能协同海水淡化系统(图)
模块化智能型生态环保住宅(图)
生态型绿色系列复合材料建筑模块(图)
家庭可再生能源协同供应系统 (图)
太阳能·地能协同供应系统 (图)
复合材料公路模块(图)
建筑一体化太阳光热系统
太阳能、地能空调系统
家用太阳能·风能协同发电系统
太阳能客车空调系统技术
油气井井下径向群钻系统(图)
老油井再生井下处理技术及设备
全天候太阳能光热灶(图)
太阳能光伏灌溉系统技术项目
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热装置技术
提供多功能太阳能旅游景区清洁机
  • 中国西部光伏企业商业化发展  
  • 并网风力发电的价值分析
  • 风力发电
  • 光伏扬水与照明应用系统
  • 太阳能采集
  • 太阳能电池及材料研究
  • 太阳能空调技术进展与太阳能建筑
  • 中国风能发展现状
  • 太阳能转换
  • 中国西部光伏企业商业化发展
  • 我国光伏技术概况和发展趋势
  • 中国西部光伏企业商业化发展
  • 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
  • 太阳能传输
  • 风能特点
  • 聚光太阳电池
  •  
    站内搜索
    请输入查询关键字:


     

    专利检索 
    地址:北京大学科技园      发明时空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82629130、8267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