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曾做过一项关于创新能力与年龄关系的研究,研究显示:人的创新能力通常在14岁左右达到顶峰,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创新能力就直线下降;24岁左右创新能力将稳定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而24岁正是学生们完成高等教育、开始职业生涯的年龄,他们将在企业中成为工程师、经理人等角色。因此,若他们的创新能力不高将对企业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据统计,美国的“创造性人群”,即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建筑师等专业人才,占美国所有工作人口的30%,居各国首位。这些“创造性人群”为美国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2003国际专利申请数量的排名中,美国以39250件国际专利申请数量位居第一。日本和德国次之,分别申请国际专利16774件和13979件。而中国申请国际专利的数量仅为1205件,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和德国。同年,在获得美国发明专利最多的十大公司排名中,也没有一家中国公司入围。这些数据不难说明,我国在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提高我国整体创新能力是目前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随着各种创新理论与方法的不断融入,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创新能力拓展平台———CBT/NOVA的出现将会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1.CBT/NOVA是基于科学严谨的创新理论与方法体系而建立的。1946年,前苏联发明家G.S.Altshuller创立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理论,并提出了全新的创新理念:创新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只要经过学习和训练就能够掌握创新的规律,提高创新能力。许多跨国企业应用TRIZ理论所取得的显著创新成果一次次地证明了TRIZ理论的实用性。在获得美国发明专利最多的十大公司中,半数以上的公司都在采用TRIZ理论进行创新。
2.CBT/NOVA系统地安排了TRIZ理论的主要内容。首先平台会为学员介绍TRIZ理论的整体架构,然后由浅入深的将40条创新原理、物-场分析、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和矛盾矩阵等核心内容安排到学习课程中,帮助学员全面、系统地学习TRIZ理论,掌握创新规律。
3.CBT/NOVA根据理论学习设置了相应的练习实践环节。在理论学习之后,平台提供了相关的实例、测试和训练任务,帮助学员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4.CBT/NOVA对于提高学员的创新能力有不错的培训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员可以有效地消除思维定势,掌握创新规律,提高创新能力。而这些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也正是企业主要的创新动力。国内某知名大学采用CBT/NOVA开设了创新设计课程后,曾做过一个实验:对两组学生中的一组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创新理论和技术培训,然后采用相同的工程技术问题对两组学生测试。结果发现:创新训练组的学生利用所学的创新方法得出了比另一组多15倍的解决方案,而且方法的可行性也高的多。
由于CBT/NOVA具备以上的优势,再加之国内的各行业越来越重视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日前,国内机械设计工程师资格认证机构开始与亿维讯公司合作,将“创新能力拓展平台———CBT/NOVA”设定为机械设计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项目。这也是计算机辅助创新(CAI)技术首次被正式纳入我国制造行业设计人才资格的认证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