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发明动态国内新发明

 

西气东输合营框架协议止 中石油有资金压力

2004-08-06 上海证券报
 

  昨日,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公告称,《合营框架协议》各方未能就西气东输项目达成一致意见。8月2日,中国石油向《合营框架协议》各方发出终止该协议的通知,且《合营框架协议》各方亦已经同意终止该协议。《合营框架协议》终止后,各方的义务不再有效,且任何一方对其他方均没有任何尚未完结的申索权和义务,但在协议终止后发现的事前违约除外。

   中石油表示,目前西气东输项目正常进行。《合营框架协议》的终止并不预期会对中石油产生不利影响。西气东输工程东段已于2003年10月1日由陕西靖远进气,2004年1月1日实现了向上海商业供气。西气东输工程西段全线已经贯通,预计于2004年10月1日全线试通气,2005年1月1日实现全线商业供气。 

  协议涉及中外石油五巨头

  2002年7月4日,中石油曾就西气东输这一规模仅次于三峡工程的中国第二大工程,与壳牌、埃克森美孚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了《合营框架协议》,当时这一举动被称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大项目。根据中石油董事会预计,天然气田的开发及生产共需投资273亿元;管道合作公司需投资约435亿元;西气东输下游城市管网建设约需投资800亿元,按此估算,整个项目的投资额将达到1500亿元。 

  与外资的合作将主要集中在管道合作。根据当时签署的《合营框架协议》,在管道合作公司中,中石油拥有50%的股份,中石化拥有5%的股份,而壳牌、埃克森美孚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将各自拥有合资企业15%的股份,出资将通过股本和银行贷款进行。 

  当时有分析认为,之所以吸引外资进入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方面,西气东输项目从新疆到上海,全长4200公里,投资规模庞大,仅管理投资就达到400多亿元,吸引外资加入,可以实现投资的多元化,降低中石油一方承担的资金风险;另一方面,这一工程横跨近十个省市,穿越了黄河、长江等天堑,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吸引国际一流的石油公司加入,从技术及管理、运营上可以提高工程成功的系数。 

  中石油在昨日发布的公告中称,《合营框架协议》所有各方期望未来有其它合作机会。 

  投资回报有待考验

  《合营框架协议》签署至今已有两年,但西气东输工程的对外合作却一直未得到实质性启动。 

  中石油在昨日的公告中没有详细阐述协议终止的原因,而一些业内人士曾认为,主要是因为双方谈不拢管道投资回报率,外资伙伴要求达到15%的回报率,但中石油方面则坚持12%。然而,就在今年3月,壳牌中国的新闻发言人还就壳牌退出西气东输项目进行过辟谣,称参与谈判的三家外资公司从未提出过15%或任何其他确定的投资回报率或者把它作为谈判的条件。但对于一家商业化运作的跨国公司而言,任何项目都要遵循商业回报的目标,尽管这一回报并非一定要通过一个具体的数字进行明确。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官员也曾在公开场合中承认,西气东输项目谈判的中外双方在一些关键问题,如合资年限的长短、资源的分配等方面存在意见分歧。而一些分析认为,西气东输工程的全线贯通,以及东段商用以来取得的成绩,使得中方增加了谈判的筹码,最终使合作谈判无果而终。 

  西气东输项目自今年1月1日向上海商业供气以来,目前在豫、皖、苏、浙、沪四省一市发展客户20家,今年1至7月累计供气量突破5亿立方米,与西气东输工程120亿立方米的供气能力和供气80亿立方米的盈亏平稳点相去甚远。与此同时,一些专家指出,西气东输目前的用户绝大多数为各地负责居民燃气供应的燃气公司,缺乏工业用户,而用气量大而均衡的工业用户才是管输天然气应该倚重的主要力量。如果工业用户上不去,就会造成输气成本高、运行安全度降低。但是,目前天然气价格与其他替代能源相比还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对工业用户难有吸引力。而如果对天然气价格进行下调的话,可能对中石油投资、运营西气东输产生更大的资金影响。 

  如何应对资金压力

  前几日,市场传言中石油将发行100亿A股,筹集资金300亿至400亿。对此,中石油出面澄清,称确实在几年前就确定了A股发行计划,但近期没有上市时间表。 

  市场分析认为,既然中石油早有发行A股的计划,那么现在这个时机发行也许正好契合公司的融资需要,而像中石油这样的公司实现“闪电发行”的可能性完全存在。7月6日,中石油证实,公司已经从国土资源部获得了离岸采油及开采许可证,该许可证允许中石油在中国南海的南部开发油气田。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占中石油产量40%的大庆油田面临减产和老化的问题,而积极拓展新的上游资源,包括“下海”采油以及在海外购买油气田的开采权,都需要大笔资金投入。此外,投资额将达10亿美元的中哈输油管道工程第二段、外资撤出后的西气东输项目都增加了中石油的资金压力。相关阅读:油气井井下径向群钻系统

 
回首页】 【论坛】【留言板】【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关于组团参加34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的通知
一夜之间身价过百亿无锡尚德登陆纽约交易所
欧洲专利局局长穿上北大博士服
美电力竞价优化管理系统进入中国发电市场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促进国际经贸合作
集聚太阳能尚德财富快车造就20多位百万富翁
《京都议定书》生效抓紧利用清洁发展机制
环保生态校舍解决方案           
模块化生态建筑
生态示范区的建设
什么是生态住宅             更多文章
太阳能空天飞行系统
工厂生态环保化综合解决方案(图)
太阳能光电池管及太阳能热电一体化系统
模块化智能型立体车库系统(图)
太阳能·风能协同海水淡化系统(图)
全天候太阳能光热灶
模块化智能型生态环保住宅(图)
家用太阳能·风能协同发电系统
生态型绿色系列复合材料建筑模
家庭可再生能源协同供应系统 (图)
太阳能·地能协同供应系统 (图)
复合材料公路模块(图)
建筑一体化太阳光热系统
太阳能、地能空调系统 
太阳能客车空调系统
油气井井下径向群钻系统(图)
太阳能光伏灌溉系统
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热装置
 
地址:北京大学科技园      发明时空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82629130、82675190
产品开发战略咨询,产品改造,产品创新增值服务企业技术难题解决,定向发明,工业设计,生态环保咨询,产品创新服务,技术改造,新能源,太阳能,海水淡化,三维动画设计制作,北京大学,发明课题,发明创新,产品优缺点,跟踪国内外产品,技术产品优化,欧美知名品牌授权,项目策划,国际技术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