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世界可再生能源理事会、美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共同主办的2006长城世界可再生能源论坛召开。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本届大会主席之一、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
谈及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利用过程,石定寰介绍,第一次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高潮是在1973年的石油危机以后,受高油价的影响,美、日、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受到沉重打击。发达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可再生能源研发机构,并制定相应的专项计划,加强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应用,力图解决对能源的依赖。虽然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但能量密度低,囿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可再生能源的转换效率低,成本很高,很难与传统的石化能源竞争,新能源开发如“昙花一现”。第二个阶段是以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为标志。会议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确定了相关环境责任原则,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逐渐形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再次引起重视,提到议事日程。第三个阶段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形成共识,同时随着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又引起油价上涨,世界各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和保障能源供给安全的角度,调整了各自的能源政策,进一步将可再生能源发展纳入国家的发展战略。特别是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为了促进承担减排义务的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发达国家承担了减排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义务,做得很好。例如德国,2005年在可再生能源的R&D投入达87亿欧元,占世界的25%%。同时政府也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特别是优惠的上网电价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在太阳能发电方面,德国去年新增800多兆瓦,并成为风电装机容量最多的国家。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开始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并纳入国家计划。在“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方针指导下,我国在风力发电、小水电、太阳能热利用、农村沼气等方面都取得较大进展,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光伏电池虽有很大生产能力,但几乎全部出口,国内总装容量仅70兆瓦,去年才新增5兆瓦。
面对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与发达国家有如此大的差距,石定寰深有感触。他认为,要发展可再生能源,关键在于科技创新,提高转换效率,降低产品的成本,找到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法,减少可再生能源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科技创新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太阳能方面,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成本是普通电站的10倍以上,如何提高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也是发展太阳能的技术障碍。如果转换效率提高1%%,成本就可以降低8%%,而靠节省劳动力,原材料才能降低1%%到2%%,所以只能依靠技术可持续创新。在风电方面,我国的技术还比较落后,我国风能资源为德国的11.3倍,风电总装机只为德国的3.88%%。即使同印度相比,我国也不及他们的三分之一。我国风电发展不快的原因,一方面是认识还不足,包括各级政府;另一方面是政策不完善,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从风电招标的情况看,只是简单地以招标电价的高低来取舍,业主往往为了中标不顾生产的成本而降低价格,这样造成的后果很严重,不利于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从国外经验看,政府支持、政策激励是发展风电的关键。
要解决制约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瓶颈,必须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石定寰指出,首先我们研发队伍还很分散,整体水平不高,缺少有实力的国家队。我国应该加大对新能源的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这方面,已有不少新兴的可再生能源企业做得比较好,已成为投入及创新的主体。国家应加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加大对公共研究平台建设支持的力度。其次,我们应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环境,加强国际合作。利用国际的技术、人才等资源,抓住机遇,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可再生能源事业。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是一项新兴的事业,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积极投入,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