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发明动态-热点追踪

创新是人才的第一素质

2004-05-14

  什么是人才?

  人才是一种人,是在某一方面比社会大多数有更高的能力的人,它是基于能力方面对“社会人”的评 价。

  人才的构成有两个方面:品质和素质。如果将人才的概念具化为一个“完整人”的话 ,“品质”就是这 个人得以“站立于社会”的双脚;“素质”就是得以“创造社会价值”的双手和头脑。人才是品质和素质的综 合体,人才的第一素质是创新。

  创新指什么?

  创新指不断地向外开拓,它包含如下内容:一定的沟通能力、一定的学习能力、一定的知识基础、一 定的工作经验、一定的勇气胆量、一定的开拓潜质、一定的敏感度、永不满现状、追求目标不停地变动……   我们主张衡量人才的标准只有一个:年薪;但我们深信造就人才的因素有很多。

  社会每前进一步,历史每翻开一页,无不是留下人类创新的脚印;同样,一个人从庸才到奇才到天才 的蜕变,也都离不开创新的“作祟”。无数的例子告诉我们:创新,也只有创新,才是造就人才的第一要 素。

  社会在变,创新不变,创新是财富的源泉

  在一百年前,像牛顿那样为一个坠落的苹果而苦苦思索万有引力;像富兰克林般为证明光电反应而追 逐雷电,人们绝不会认为你是天才,反而会讥笑你弱智;在今天,如果有人对你说下个周末带你去外星球 钓鱼,并顺便在云端刻下他女朋友的名字时,你顶多笑他无聊,在你心情不错的时候,你也许会赞他“有情 调”。不错,在这个一日千里的时代,谁知道明天是个啥样,谁会轻易说“不可能”?因为在创新的年代, 处处都是创新的头脑,时时都有创新的东西出现。

  人们对创新的接纳和包容,来源于创新对人们无孔不入的浸淫和感化:正是有了创新,才有了社会的 进步,才有了生活方式的改变,才有了“想”和“做”高度一致的快感和成就……人们对创新的这种认同很快 上升到对创新的向往和推崇,并很快把它当成一条行为准则:“改变使人进步”、“树挪死、人挪活”…… 著名学者何清涟曾经说过:“人才具备的素质就是社会要求的综合反映。”在原始社会,界定一个人是 不是人才,是大人才还是小人才,是看他能不能狩到猎,能狩多少猎;在奴隶社会,人才的概念可能就是 能征善战,拥有成片疆土和大量奴隶的人;到了封建社会,能文善武,能从科考中金榜题名是人才;在今 天,人们衡量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可能就是他(她)拥有多少财富,对社会有多少影响力。从不同社会的评 判标准来看,社会对人才的评判已一步步从注重静态指标向崇尚动态指标跨越。也就是说,人们对人才的 评判标准已一步步走向模糊。

  在西方,一些人力资源学家将构成人才的诸多因质划分为素质和能力,其中,素质包括知识、学历、 经验等,而能力则包括执行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潜力等等。他们认为,只有将人 才的这些构成因素一一考虑,才能客观、全面地衡量一个人才。但在这些构成人才的诸多因素中,哪个是 最为重要的?这些人力资源学家们没有提及也不敢提及。这也造成了后来我们的人事经理们在该给哪些人 高薪,该给怎样的高薪的问题上争论不休。如果有人说一个年薪五十万的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是十个年薪五 万的人的素质和能力的总和,你会说他幼稚;但如果有人说,一个年薪五十万的人才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年 薪五万的人的十倍时,你还会不会笑他?这是一个横向比喻和纵向比喻的不同。在新经济年代,创新始终 跟速度联系在一起,是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人们清楚:五十万年薪的人才未必有十倍于五万年薪人才 的“料”,但却完全有可能有十倍或者十倍以上于五万年薪的人的发展速度,因为创新这个“不定数”所蕴含 的威力是谁也说不清的。要不,韦尔奇不会说:“如果你想让列车再快10公里,你只需加一加马力;而若
想使车速增加一倍,你就要更换铁轨了。”

  我们认为,在人才的诸多素质中,只有一个是永不落伍,也应第一时间受到考虑的因素,那就是:创 新。我们也相信,在未来的社会里只有下面的几种人会受到重视:把全部产品引入市场者;创一种新的生 产方式者;第一个采用新的经营方式者;开创一个从来没有的市场者;创造出有别于其他人的企业组织形 态者。

  人才是商品,创新是商品的第一品质

  在今天,“人才市场”不是一个什么新鲜词,人才也不介意被推入市场当成一种商品讨价还价。美国最 伟大的营销大师在谈到他的成功时说,“我时时记得,我在推销商品,更在推销自己。”从市场的角度来 看,商品最核心的竞争力应是技术含量,也就是科技创新。李嘉诚在被记者问到:为何几十年的成功积累 还不如比尔.盖茨的几年暴富?他一方面在感慨“后生可畏”的同时,一方面承认比尔.盖茨掌握了这个年代 最为稀缺的资源:创新精神。创新,可以让一个“新品”在一夜之间战胜一个畅销几十年的“名品”,这就是 人本社会,就是新经济。

  一个商品要做到创新,不仅要注重外部包装、内部品质,还应注重其营销方式。

  同样,一个人要做到创新,不仅要给人标新立异的感觉、乐于接受挑战的作风,还应有较强的学习能 力和让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增值的决心。在不久前,一家调查公司的调查显示,当今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 特征是:创新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热爱所从事的职业、漠视财富的积累、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乐于面对 工作的挑战和对知识的不断更新增值。

  创新的过程往往是一个艰辛的历程,它不仅需要清楚的目标、执着的精神,更要有承受受人冷落、失 败挫折的心理能力。法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服装设计师,自称为“热爱世界的冒险家”皮尔.卡丹先生 说:“我已被人骂惯了,我的每一次创新都被人们抨击得体无完肤,但骂我的人接着又做我所做的东 西。”的确,并不是每个人都承受得了这种“被骂”的压力。他(她)没有一种对成功的无比渴望、对工作的 无比热爱和对自己的无比自信,是不行的。

  人们对于创新的重视一方面来源于社会组织的要求:一方面归根于社会的发展潮流。GE(中国)公司人 力资源部总经理刘蓉在谈到GE对员工的五点要求中,其中两点就同创新挂上钩:要视变化为机遇而非危 险;要每天都追求完美,找到最好的方法推动工作。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魏杰教授在分析人力资本社会 的企业人才时说,人力资本不是指企业的一般员工,而主要指两种人:一种是企业家,也就是把职能实现 新组合的人;一种是技术创新者。这两类人其核心竞争力都是创新。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我的企业离 破产只有12个月。”他的意思是说,如果企业无法不断地创新进步,也许一年后就不复存在了。企业的不 断创新进步靠什么?不就是人才的不断创新进步?

  其实,创新不一定就是彻头彻尾地改变、否定以前的一切,它可能是对自己资源的一种全面整合,它 也可能是对自己未知的潜质的一种挖掘。在我们眼中,一个聪明的人,一个能成就大事业的人未必是个禀 赋过人、才高八斗的人,他(她)只要有一定的可塑性,时时知道自己正干什么,接下来应干什么,清楚自
己从哪里来,要去哪里,并始终探索“来———去”的最短直线距离的人。

回首页】 【论坛】【留言板】【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太阳能光电池管及太阳能热电一体化系统
太阳能·风能协同海水淡化系统
模块化智能型生态环保住宅
全天候太阳能光热灶(图)
太阳能空天飞行系统
工厂生态环保化综合解决方案(图)
太阳能光电池管及太阳能热电一体化系统
微型太阳能电动个人助行车(图)
折叠翼太阳能电动汽车
模块化智能型立体车库系统(图)
变电站远程图像监控系统 (图)
太阳能·风能协同海水淡化系统(图)
模块化智能型生态环保住宅(图)
生态型绿色系列复合材料建筑模块(图)
家庭可再生能源协同供应系统 (图)
太阳能·地能协同供应系统 (图)
复合材料公路模块(图)
建筑一体化太阳光热系统
太阳能、地能空调系统
家用太阳能·风能协同发电系统
太阳能客车空调系统技术
油气井井下径向群钻系统(图)
老油井再生井下处理技术及设备
全天候太阳能光热灶(图)
太阳能光伏灌溉系统技术项目
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热装置技术
提供多功能太阳能旅游景区清洁机
  • 光伏扬水与照明应用系统 
  • 未来住宅的设计
  • 未来住宅设计开始务实
  • 以色列专家有新发明 用阳光代替激光做手术
  • 日本在猴脑前叶发现自发行动中枢
  • 日本培育出低秆水稻新品种
  • 研究显示胆固醇含量偏高的人易患肾衰竭疾病
  • 神秘太空探索下一个百年面临环保能源新问题
  • 台大研究团队今日宣布已解开不孕症基因之谜
  • 我的家在水上----建在水上的未来房屋
  • 肺结核成为艾滋病患者头号杀手
  •  
    站内搜索
    请输入查询关键字:


     

    专利检索 
    地址:北京大学科技园      发明时空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82629130、8267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