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和永恒话题。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国家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使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期望增强,就业制度改革使人们更加关注高等教育质量。在新世纪的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控制水平将直接影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制分为政府监控和高校内部监控两个层面。从学校内部来看,教学质量的高低,是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工作质量的结果和反映,每一个环节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教学质量。
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该包括四个子系统,即结果评价子系统、决策咨询子系统、教学管理子系统和过程评价子系统。
结果评价子系统的功能是通过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搜集社会对学校最终产品——毕业生的评价信息及要求和毕业生经过工作实践后,自身对学校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的体会感受,给学校决策提供依据。这个子系统应该是既有外界的社会评价,又有毕业生的切身内在体会,从学校系统外,对学校的教学进行剖析。
决策咨询子系统的功能是根据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的信息,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进行调控,对学校教学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给教学管理子系统提供指导性意见。教学管理子系统的功能是根据决策咨询子系统的意见和过程评价子系统反馈的信息,制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编排教学运行方案,保证学校整个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转。
过程评价子系统的功能是按照教学管理子系统的教学方案实施教学,对照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保证教学的效果。其特点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受到多方面监督,对教师进行专家评教、领导评教、学生评教和教师互评,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综合测评,既有教师的考核、班主任辅导员的评价,又有学生间的互评。
按照上述方案构建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其四个子系统功能相对独立,分工明确,自成体系,而在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又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协调一致,涵盖了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在运行过程中,本体系可以不断地进行自我修正,即可以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和培养目标,具有自我调适功能。
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队伍
教与学的主体是人,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动员校内外力量参与到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中来,以监控促教学,向教学要质量,从而保障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坚持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跟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导向和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要创造条件,吸收用人单位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或专业调整方案设计。要详细调查毕业生经过工作实践后对学校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及管理等方面的体会感受及建议,为学校制定或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督导队伍。要尽可能地吸收离退休的资深老教师、老专家和老领导进入教学督导队伍。这些老同志一般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保证教学督导的可信度的权威性。而且,这些老同志一般都认真负责,时间充裕,能够做到严于督,善于导,督导与教学研究相结合。
——吸收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学生是教学质量的终端载体,对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要建立专门的学生信息网络,引导学生对教师教学过程、教学水平及学校教学管理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评价,并将他们的评价结果和建议及时反馈到教学工作中,激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加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建立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互评与自评机制。
——激发教学单位加大教学投入的力度。校内外教学单位在组织教学活动、完成教学过程、实施教学管理乃至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建立校内教学单位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开展教学单位教学质量互评和自评活动,自我加压,相互激励,发现不足,加强投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保障教学质量,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建章立制,保障教学质量监督体系的正常运行,保障教学质量监控队伍的正常工作。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从1995年合并组建以来,为使整个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
制定了《教学工作规范》和《教学管理岗位职责规范》,对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规范了每个教学管理岗位的职责。
为了确保学校教学方面的计划、规定、决议得到贯彻执行,做到令行禁止,出台了《关于建立教学检查制度的意见》,对教学检查的内容、标准、组织领导、检查的方法以及检查结果的处理都做了明确规定。制定了《关于吸收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的意见》,建立了学生信息制度、向学生征集教学改革建议的制度、学生参加评教活动的制度和学生举报制度。
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减少教学工作中的各种事故,制定了《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
为了加强对考试的管理,制定了《考试成绩管理办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制定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打分表(卡)》。
建立了领导听课制度,出台了《关于各级领导听课制度的意见》。建立了课程评价制度,制定了《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
建立了院系教学管理评价制度,制定了《系级教学管理评价体系及评分标准》。
建立了毕业生质量跟踪制度,制定了《毕业生跟踪调查表》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表》。
制定了《大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标准》。
制度的制定是为了保障教学质量的提高,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随着人才质量标准的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调整,高校必须不断地修订原有制度和制定新的制度,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