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煤电矛盾日益紧张之际,环保、可再生、不可垄断的太阳能发电的优势逐渐凸现出来。近日,力诺集团建成了长江以北最大的30千瓦太阳能发电站,并正式接入国家电网。
由于太阳能发电成本较高,国家虽已颁布《可再生能源法实施细则》,但并没有出台全国统一电价上网政策。有专家表示,民间积蓄的太阳能发电热情急需国家产业政策扶持。
并入电网
“我国的电力产业将逐渐进入太阳能时代。”山东力诺光伏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诺光伏公司”)总经理张锋表示。
据了解,早在2003年4月,力诺集团就与北京太阳能研究所联合组建了力诺光伏公司,研制开发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总投资1亿元。
据张锋介绍,此次力诺建成的30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年发电量为3万千瓦。由于太阳能是一种环保、可再生,并且无法形成垄断的公共能源,发电站一次性投资可以长时间受益。按照电站25年运营期计算,累计发电量将达到75万千瓦时,总计可节省电费45万元。
所谓光伏发电,是指把太阳光能通过太阳能电池转化为电能的产业。从世界范围看,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已基本完成了实验室探索阶段,正处在逐步实现商业化的过程中。目前,我国刚刚开始起步,一般是比较闭塞或游牧民族的地区以太阳能电池为能源。
“这个项目的意义不在于此次建成的发电站本身的发电量有多大,关键是将来可为其他电站、大型企业提供太阳能发电的平台,为太阳能发电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力诺集团总裁助理李日升表示。
一个严峻的事实是,根据我国能源资源可开采年限公布的数据显示:原煤为114.5年,原油为20.1年,天然气为49.3年。目前山西已宣布煤炭产量开始零增长;石油长期、稳定地供应更是捉襟见肘。但可再生的太阳能将有望缓解能源供给紧张难题。根据有关专家预测,利用我国1%荒漠的太阳能发电可以生产相当于2003年总用电量的1/3;到2020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就可与传统能源发电量持平;2050年以后将成为世界能源支柱。
“一直以来,山东作为东部沿海惟一不缺电的省份,在电荒考验下苦苦支撑。这主要得益于山东民间电网冲破垄断、占据了山东发电量的半壁江山。力诺作为山东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太阳能电站的开发成功在未来几年可以起到缓解能源压力的作用。”一位齐鲁证券的分析师指出,山东是全国太阳能产业聚集的省份之一,皇明也在积极开拓太阳能发电,一旦山东积蓄的太阳能发电产能得到释放,这种新能源将与火电、核电一起构建多元、分散的电力供应体系。
急需扶持
虽然力诺30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已并入国家电网,但对于“目前销售了多少电能,远期产能可达多少”这样的问题,张锋却表示,目前太阳能发电每度电的成本为3元,而上网电价则只有0.5元。所以,即使是力诺集团的太阳能发电自己使用,也比从电网购买成本要高。如果没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太阳能发电短期内不可能实现日常应用。
2005年2月我国已颁布《可再生能源法》。一直参与《可再生能源法实施细则》制定工作的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副所长王文静表示,《细则》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并网政策是“一事一议”,并没有像风电和生物质能一样出台全国统一电价上网政策,这对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大大不利。而在国外,如德国、日本都对太阳能这种新型能源产业的应用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
“如果政府能给予每度电3元的补贴,力诺太阳能发电就能产生10%的利润。”张锋指出,太阳能发电成本的高涨很大程度是因为原材料价格较高。太阳能发电设备使用硅为原料,2004年我国硅产量只能满足市场需求的2.6%,其余全部进口;2005年我国90%以上硅依靠进口来填补。将来如果能在技术上突破原材料瓶颈,可能使太阳能发电价格具有市场优势,但目前太阳能电站的发展只能依靠我国政府支持。
据了解,目前中国的太阳能发电产品80%销往国外,力诺太阳发电系列产品95%出口发达国家,这也被业内人士戏称为,国人“栽树”,“乘凉”的却是外资企业。
面对新一轮的煤电危机和石油供应日趋紧张,专家普遍认为,近年来电荒始终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需要有新能源来接力经济不断高速发展的需要。而太阳能作为最具潜力且资源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大量应用于发电,将是解决电荒乃至能源问题的一个最优质途径。我国政府部门应予以大力扶持,使能源供给由以火力发电为主逐渐向多种新型能源并存的结构体系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