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发明时讯专题信息

北京九成污水净化为再生水

来源:建筑节能网  2008年12月19日

 

  补贴鼓励使用再生水

  太阳宫热电厂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热电厂之一,负责为奥运村地区供电供暖。这个日用水量近1万立方米的高耗水企业,却没有一条供水管线连通自来水厂。

  水源来自哪里?走进这家热电厂仔细参观后才发现其中的奥秘:供水管线全部通往14公里外的酒仙桥污水处理厂,净化后的再生水源源不断进入厂区,提供电厂运转的全部用水。 热电厂用量最大的循环冷却水使用的是再生水:方格状的冷却水塔中,2万立方米水不断循环流动,水塔中根据再生水氮含量偏高的特点添加了堵垢剂和缓蚀剂,完全达到了循环冷却水的要求。

  对水质要求极高的锅炉补给水用的也是再生水:全自动控制的水处理车间里,一套三级超滤和反渗透膜处理设备日夜不停地运转,每小时将100立方米再生水去除杂质变成纯净水,提供作为锅炉补给水。

  就连所有的绿地灌溉也全部使用再生水。

  而厂区内除了冷却塔蒸发消耗的水资源外,所有的废水又通过污水管线回到了酒仙桥污水处理厂,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这样一座年发电量34亿千瓦时、供热面积1000万平方米的热电厂,每年需要用水300万立方米,如果使用自来水,以每立方米水6.2元计算,需要水费1860万元,而使用1立方米1元的再生水,水费仅需300万元,仅此一项,每年就可节约1560万元。

  这仅仅是笔经济账,再生水创造的节水效益对水资源紧缺的北京来说更是不可低估。

  北京城大,每年的污水排放量达到近9亿立方米。同时,北京又严重缺水,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400立方米,是全国的1/8,世界的1/32。

  如果能够把污水变成新的水源,将是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本市自2000年开始尝试将污水资源化再利用,目前市区已建成9座污水处理厂,城区92%的污水经过处理成为再生水,其中52.8%的再生水不再白白流掉,而是成为可利用的新水源。

  工业因其用水量大,用量稳定,成为最适合使用再生水的产业。目前市区所有的热电厂冷却水全部使用再生水,去年全市工业利用再生水达到1.17亿立方米。

  农业用水、景观用水、市政杂用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再生水。去年,小红门污水处理厂再生水通过凉凤灌渠灌溉了大兴区20万亩农田,利用再生水2.26亿立方米。清河、凉水河、马草河、亮马河、南护城河等河道利用再生水恢复了碧波荡漾的景观,还有1800万立方米再生水用于城市道路冲洒、绿化浇灌、洗车、冲厕等方面。

  据统计,去年全市共用水34.8亿立方米,其中4.9亿立方米是再生水,占总用水量的14%,再生水已经成为地表水、地下水之后的本市第三大水源。

  无论什么行业,使用再生水一律执行1元/立方米的水价,负责市区再生水供给的北京京城中水有限责任公司去年共“卖”出再生水4.95亿立方米,却亏损了3000余万元。公司负责人说,再生水处理成本每吨需要1.5-2元,而出售仅1元/吨,这其中的差额完全由市财政补贴,市政府正是通过优惠的价格来推广再生水的使用。

  今年,本市计划将再生水引入亦庄开发区,新建再生水灌区10万亩,扩大环境用再生水,使全年利用再生水量达到6亿立方米。

回首页】【关闭窗口】     
 精彩推荐 
太阳能光电池管
太阳能空天飞行系统
工厂生态环保化综合解决方案
生态环保住宅
 政策法规  
·2009年将实现增长的五个市场 ·第一艘太阳能潜艇2012年下水 开着潜艇旅游
·北京九成污水净化为再生水 ·美国航天节能外墙保温技术登陆海南
·俄罗斯计划2009年发射卫星研究太阳 ·金融危机下可再生能源产业面临发展良机
·以色列首个晶体硅太阳能发电项目顺利竣工 ·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有新法 可使光电转换率提高50%
·北京市太阳能、生物质等新能源利用开辟新领域 ·华盛顿打美国城市环保第一炮
·承重保温砌块使建筑节能达50%以上 ·中国光伏产业光耀全球
·创新建筑节能发展模式 ·太阳能是建筑的最佳拍档 即将出台对太阳能行业措施
 
 相关文章 
法国积极推动太阳能发电产业
环球科学:决战淡水危机
科学家成功复原2000年前世界首台计算机(组图)
科学家成功复原2000年前世界首台计算机(组图)
长沙全市400栋公共建筑能耗纳入实时监测
美国佛罗里达州日前开建世界首台太阳能混合燃料电站
新太阳能奔驰Smart可承载四人
以色列首个晶体硅太阳能发电项目顺利竣工
百年前14个预言:部分已成现实
新能源汽车暗战“燃油税时代”
唐家山堰塞湖坝顶抢险部队用上太阳能照明灯
工厂生态环保化综合解决方案(图)
太阳能光电池管及太阳能热电一体化系统
模块化智能型立体车库系统(图)
太阳能·风能协同海水淡化系统(图)
全天候太阳能光热灶
模块化智能型生态环保住宅(图)
家用太阳能·风能协同发电系统
太阳能空天飞行系统
生态型绿色系列复合材料建筑模块
家庭可再生能源协同供应系统 (图)
太阳能·地能协同供应系统 (图)
复合材料公路模块(图)
建筑一体化太阳光热系统
太阳能、地能空调
太阳能客车空调系统
油气井井下径向群钻系统(图)
太阳能光伏灌溉系统
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热装置
地址:北京大学科技园      发明时空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82629130、82675190
能源环保技术 产品开发战略咨询 新产品开发产品优化改造 企业技术难题解决 定向发明量身定制新产品,生态环保咨询,产品创新服务,技术改造,新能源,太阳能,海水淡化,三维动画设计制作,北京大学,发明课题,发明创新,产品优缺点,跟踪国内外产品,技术产品优化,欧美知名品牌授权,项目策划,国际技术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