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看到过水面上行走的蜘蛛什么的,它们撑开了多条长腿,飞快地在水面掠过,身体的其他部分,都在水面之上。
现在,你在美国的旧金山海湾可以看到它的现代版,一种由UgoConti发明设计,称为WAM-V的“踏波船”。它的第一台实际尺寸的样机由美国海军高级研究所制作,取了个响亮的名字——“海神”号。
“海神”号的长相,就是像只蜘蛛,左右各一个长浮筒,像2根浮在水中的长豆荚,尖头翘起。
浮筒由2组拱形的支架连接,支架中央是高高在上的驾驶舱,以及它后方的乘员舱。它们都是高悬在海面上,行进或锚泊时不与海面接触。
“海神”号独特的形状和结构,使它特别能配合波浪的运动,适应在波浪中行进。支架中安装的钛合金弹簧,也帮助吸收了破浪前进时产生的振动。因此,即使在较大的风浪中,海神号的乘客也不至于一会儿被抛入空中,一会儿又跌回水面。由于海神号的水下部分很少,吃水很浅,能自如地行驶在浅水水域中。
特别的事情还不止于此。WAM-V的设计理念是组装式的。这一点,从它的分解图就能一目了然。所有的部件:浮筒、支架、驾驶舱、乘员舱,都设计成容易运输和储藏的单元,要使用时则能方便地组装。海军高级研究所说,“海神”号从仓库中运出,到海边组装,可以在1小时内完成。
它也是可“按需定制”的。比如,尾部安装的螺旋桨尽可以换成喷气推进器。而汽油发动机也可以改用柴油发动机。乘员舱可供2名乘员工作、生活,还可以脱离船体,下降到水面。在水面上它能漂浮,并借助自己的动力移动。这时它可能是载12位乘客的转运船,或者充当水上救护船,甚至海洋工作站、潜水平台。
“海神”号用钛、铝和强化的纤维织物制成,体长31米,浮筒架开的宽度约为16米。动力是2台355马力的Quantum系列QSB5.9引擎。“海神”号的浮筒,也带有燃料容器,能储存多达2000加仑的燃料,行驶8000公里,使它能完成跨海的航程。
|